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4月19日 星期

进得来 留得住 用得好
强教必须强师,遂昌县打好“三张牌”
图为应村乡中心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竹匾画创作。

图为遂昌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廖敏燕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安装照明电路实验。

图为金竹镇中心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植物探究活动。
扫码看遂昌强师提质行动

□本报记者 李 平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26县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所在。共同富裕,教育先行。本报组织记者蹲点采访,将陆续推出“山区26县教育行”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挖掘报道山区26县在教育跨越式发展征途中的典型经验和突出贡献,本期推出第一篇——

王军福,土生土长的遂昌人。2021年从宁波大学毕业后,他通过校招顺利入职母校遂昌中学,担任历史教师。“一毕业就有30万元的房票补贴,还可以享受5年间每年3万元的生活津贴,让我感受到了家乡招才引智的诚意与发展教育的决心。”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26个山区县之一。在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遂昌把教育作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核心战略要素,牢固树立“强县必先强教、育人必先兴学”理念,传承弘扬重学兴教的优良传统,从“学有所教”大步迈向“学有优教”。

从区域最优“人才新政22条”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教师人才,到借力“互联网+教育”实施城乡同步课堂等六大专项……共富路上,遂昌发展教育的投入之大、决心之强,前所未有。

引 才

眼下,不少地方面临“县中塌陷”问题,而县中所面临的困境之中最为严峻的,当数“师资之困”。

问及此事,遂昌中学校长郑小斌一脸从容。“这两年,几乎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老教师退休,但我们的引才力度更大了。”他说,仅2020年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该校就一口气招到了历史、地理、生物、技术和心理学科的5名新教师,补上了长期存在的缺口。

“学校每年有两次招聘教师的机会,引才途径多样,并且都是有针对性地引入。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队伍逐年年轻化,现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已占1/4。”在校园内,郑小斌出示了一份引才清单。记者在清单上看到,从2017年开始,该县面向浙师大实施了定向委培的政策,学生毕业后就充实到该校教师队伍中。

地方上引才难,山区县引才尤其难。面对人才争夺战,如何才能赢得先机?2019年,遂昌县委县政府不吝投入,出台史上最优“人才新政22条”。据此政策引进的教育人才,除了可享受该县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的同等待遇外,还可享受相应的现金奖励、房票补贴和生活津贴。

“根据人才新政,首次到遂昌工作的教师,按照人才类别最高可享受495万元的人才津贴。无论哪个部门,只要能引进人才,不管引来多少,奖励如数兑现,上不封顶。”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江志军直言,要想发展好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肯定要有足够多的优质师资。“政策的口子开了,对于教育局而言,要千方百计把需要的师资,尤其是紧缺师资和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来。”

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举措,截至目前,遂昌已引进学科优秀教师、国家级竞赛教练等高层次教育人才39人。2021年,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江志军说,教育办好了,家长自然会买账。以往,该县每年小升初都要面临近一半优质生源的流失,而这两年,小升初选择外出求学的学生下降到了个位数。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才新政”的加持,让遂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前,王军福就细致了解了新政,早早决定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

对此,早于王军福一年来到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刘浩和刘婷婷,有着更为直接的体会。毕业于浙师大的刘浩来自四川,而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刘婷婷,则来自甘肃。工作两年来,他们已融入遂昌的生活,前不久还在遂昌买了房,成了“新遂昌人”。

教室里,刘浩正在上课,班上的一个孩子忽然情绪激动,冲到刘浩身边,对他又推又搡。刘浩连忙俯下身去,轻声安慰着他。“这孩子是孤独症儿童。”校长刘根华说。目前,刘浩的班上共有5名孤独症儿童,刘婷婷的班上则有4名。“面对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很多时候束手无策。”谈及两人的到来,刘根华激动难抑,“特殊教育最缺专业教师,孤独症特殊教育教师尤其缺,好在把他们盼来了。”随着引才步伐加快,后续该校还将迎来两名专业教师。

两年来,刘浩和刘婷婷在教学之余,逐一为孤独症儿童上一对一的个训课。刘婷婷说,当看到一名曾经一言不发的女生能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扎 根

郑小斌告诉记者,不同于很多地方的县中教师“人心思走”,遂昌中学教师队伍稳定,全校约260名教师,“近5年,仅外流2人”。

引才难,留才更难。人才来了就要留得住,流失率太高等于招聘失败。在郑小斌看来,光靠提高待遇,还不足以拴住教师的心。“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尤为重要。如果不能人尽其用,教师就会动力不足,逐渐失去教育热情。”

近年来,遂昌中学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校研究生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在学校扎下了根,并在教学岗位上锐意进取,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让郑小斌颇感自豪。

“我看重的是遂昌的人文环境好,学校里工作氛围融洽,教师团队凝聚力强。这几年引进的年轻人多了,学校变得更有活力。”政治教师张克清说。来自江西的他,从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该校,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他不仅是学校政治学科的骨干教师,还是丽水市学科带头人。地理教师李德孝,自15年前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走上讲台,就潜心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眼下是地理教研组组长,成了地理教师们的主心骨。

刚入职的新教师,也都迅速挑起了“大梁”。3月22日下午,得益于浙江省教育厅实施的“县中崛起”工程,“县中提升”线上教研活动在青田中学举行,面向丽水市各高中的英语教师。遂昌中学2019年引进的傅敏燕、2020年引进的季婕同步参加了该活动。

傅敏燕任教高三英语,送走这一届毕业生,下学期就要面对高一的新教材,“这个教研活动很及时,省英语学科教研员葛炳芳为我们及时进行了释疑解惑”。正教高二的季婕表示,说课环节及专家点评都对她触动很大,可以“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为了让新教师快速转型,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训教”活动,在各类赛事中多给他们展示的平台,该校还为每名新教师“顶配”师傅。季婕说,她的师傅就是高一英语教研组组长殷娜。同是2020年引进的语文教师周盼的师傅,则是语文教研组组长方巧萍。

“从实际表现来看,不少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就脱颖而出。”在遂昌县民族中学校长季建隆看来,青年教师可塑性强,更有创新意识,干劲比较足。比如科学教师雷素君,任教仅5年就担任了七年级科学备课组组长,还获评丽水市教坛新苗。

采访中,不少新教师表示,在遂昌任教“有奔头”。该县出台实施“钱瓯名师”评选办法,把所有教师纳入培养工程,以“钱瓯名师”和“绿谷名师”为平台,构建起“新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培养人选”的六级梯度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教学专项督查、教学比武月等活动,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遂昌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潘伟斌介绍,从2019年开始,该县还陆续推出教研员学科工作室。截至目前,14个学科工作室覆盖义务教育段、学前段500余名教师,“推”着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几年,新教师整体提升都很快,2021年,一下子涌现出丽水市教坛新苗、新秀200多人。”

痛 点

让遂昌县人民政府副总督学肖飞骄傲的是,现在当地的教育“不怕比”。通过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队伍建设,该县教育眼看着起飞了。“这几年,在丽水市教学质量监测中,遂昌都是名列前茅。”

但遂昌有着自己的痛点。在这个县域面积辽阔、常住人口仅19.44万人的山区县,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703座,全县23所小学,在县城的仅4所,其余均分布在乡村,其中小规模学校有9所。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做强顶部,更要抬高底部,消除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潘伟斌说,“引进的新教师中,更多的要去这些偏远学校任教,但囿于地理位置、学校规模等因素,这些教师长期面临‘有教无研’的窘境。如何更好地助力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均衡城乡教学资源,成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遂昌依托“互联网+义务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数智”赋能,用现代技术打通教学瓶颈,全面提升乡镇教学质量。近两年,遂昌各学校收看同步课堂、名师网络课堂1300余节,惠及学生9万余人次。截至目前,遂昌已组建7个城乡教共体,与诸暨市、湖州吴兴区结成了10个跨地区教共体。

2020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全面启动“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项目”,遂昌成为7个省级试点地区之一。改革项目来了,痛点的解决路子更多了。经过多方磨合,“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这一思路渐渐成型。

春天正是读书天。遂昌县实验小学的校园内,学生书声琅琅。驱车离开位于遂昌县城的实验小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往西,约4个小时后,到达群山环绕的西畈乡。“西畈乡,素有‘遂昌的小西藏’之称,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共只有70多名学生、15名教师,教研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潘伟斌说。

从2019年开始,城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活动全面推开,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幕,送到了西畈乡中心小学。2021年1月,实验小学城乡教共体组建,西畈乡中心小学成了成员校之一。

各项活动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虽便捷,但仍美中不足。实验小学校长鲍宗武介绍,该校作为牵头学校,在开展教共体内的联合教研活动时,钉钉平台上只能做到“一拖二”,也就是说,只有两所成员校的教师可以做到在线交流互动,另外两所成员校的教师只能观看直播。鲍宗武感慨:“要是5所学校的教师能同时参与进来,增加现场感,那该多好!”

此外,以往手工量化评价手段对教研进行评价具有模糊性。“平时,教师参加了哪些教研活动、写了多少篇论文、参与了哪些课题等,都是由他们自行上报后,再进行纯手动统计。”民族中学教研室主任刘景阳说,如若能通过直观性强、科学准确的数据参数,让每位教师的教研数据清晰可见,教学评价、指导将会更加精准。

校长、教师们诸如此类的想法,通通被考虑了进去。“改革的目的,不仅要让所有教师都能更便捷、高效地参与线下、线上各类教研活动,还要实现各类教研活动数据互通、优质教师资源汇聚、教师专业成长留痕、教师教科研水平数字化评价。”遂昌县教育局副局长(挂职)张仲华告诉记者。

驱 动

就在采访当天下午,“多所学校教师一起线上共研”的愿望,在遂昌县梅溪小学落地了。

梅溪小学牵头的城乡教共体,共有三仁小学、石练小学、金竹小学等7所乡村学校。此时的录播教室里,梅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李星正在给学生们上《分扣子》,与此同时,教共体内身处各地的全体一年级数学教师,同步观摩了这堂课。

听评课“同步”,是如何做到的?梅溪小学校长杨秋林用手机展示了遂昌县教育局最近研发的“数字教研”APP,登录“活动中心”栏目,就能看到本次教共体活动的直播课。只见课堂正在进行,李星走下讲台,逐个检查学生们桌上的纽扣分得对不对。教共体教师在观摩时,还可以于直播画面下方进行在线讨论。

杨秋林说,以往这样的教研活动也常搞,但不清楚身处“屏幕另一端”的教师们体验感好不好,参与度高不高;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督促教师“人人卷入、个个参与”。“教师们不但要听,还要沉进去,才能‘有所评’。在即时交流中,大家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磨出精品好课,并以此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不同于以前教研活动的“雁过无痕”,依托“数字教研”应用,无论是教师的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影像,还是备课教案、听课笔记、教研评价等图文数据,都可以在平台上永久保存。“每一名教师既是教研资源的生产者,又是受益者,长此以往,就能形成区域教研的专业数据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科研水平高效评价。”张仲华说。

尽管“数字教研”应用还在开发阶段,但遂昌县借此助力教师成长所擘画的蓝图正徐徐铺开: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资源分享等各类数据,被纳入这一应用系统中,形成区域教研资源;教师“人手一账号,多途径参与,专业成长全记录”;按照县教育局出台的统一评价标准,形成教师教科研指数,激励教师参与各项教科研活动。

据介绍,遂昌作为数据驱动教改“试验田”之一,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破解山区学校教师有教无研、工学矛盾、成长无痕等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难点和痛点,通过教研流程再造、区域整体智治,在实战中发挥出实效,探寻一条山区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之路。改革成熟之后,受益的不仅是遂昌,该模式还可“复用”推广到更多的山区县。

按照该县的设想,在梅溪小学试点成功之后,今年6月,平台建设完工,利用暑期开展教师培训,积分标准相关文件也将同步出台,待秋季学期开学,教师们就会迎来数据驱动下的教研评价新模式。该县教育局局长郑月娥感慨:“期待这项改革发挥‘鲇鱼效应’,让新教师更好地成长,让‘功成名就’的教师重新焕发活力。”

●记者手记

这些年来,记者几乎每一年都会去遂昌采访。记忆当中的西畈、黄沙腰、柘岱口等乡镇,一来路远,二来山多,每去一趟,往往需要“起早贪黑”。曾经,年轻的教师“守”不住,都想往镇上、城里调。家长们也在尽力带孩子进城上学,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由此变得“稀薄”。

一趟一趟的遂昌之行中,该县的“求才若渴”“惜才如金”令人印象尤为深刻。“人才新政22条”就是遂昌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的一个缩影。为让教师安心于山区教育,从2014年起,遂昌着手推出暖心工程,从为偏远山区学校教师配备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空调和一个衣柜入手,为教师带去满满的关爱。遂昌还率全省之先实施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制度,山区教师每月最高可获得津贴1000元。

“数智”赋能教育变革,是遂昌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张“王牌”。“十三五”期间,遂昌在教育数字化建设上投入6600多万元,建成录播教室60个,实现全县学校录播教室和教学空间全覆盖,建成智慧校园22所。依托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教师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不断优化人才教育环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力,扎实的努力,正一点一滴塑造着遂昌教育的新风貌:教师奋发有为,有情怀、有干劲;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记者采访第一天,遂昌县北界小学和湖州市东风小学开展的线上英语同步课堂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共研环节面对屏幕那头,青年教师谢丹毫不怯场、侃侃而谈。在该县实验小学,校长鲍宗武不无自豪地说,该教育集团民族校区虽是乡镇学校,但由于两校结成紧密型共同体,师资互通有无,民族校区的教学成绩现在不亚于任何一所城区学校。

遂昌,这个汤显祖的第二故乡、正在打造中的“天工之城”,如今正站在共富路的新起点。在人才强教、数字化驱动的政策背景下,遂昌教育的美好明天,值得期待。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