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3月25日 星期

大班符号化记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幼儿园毕业册为例

●符号化记录仅是教学的第一步,让幼儿在符号化记录中成长,并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杭州市蓝宸幼儿园 吴 云

符号化记录是运用图画、符号、简单图形等不同方式来记录活动过程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有趣的记录手段,但在实际记录活动中,幼儿普遍暴露出能力不足、方法缺失等问题。

比如,在互相写信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可以用会写的字或者简单图形来记录信件内容,然而许多幼儿的信只是单一的画面,个别的不知从何下笔,表示:“老师,我只会画画,但不会记录。”一封信变成了一幅画。

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用符号记录活动的能力?以毕业册为主题活动,让幼儿积累符号化记录的经验,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活动。由幼儿乐乐“想为幼儿园生活作留念”的想法为契机,组织幼儿展开讨论,确定可以通过记录的形式,记录在幼儿园的生活。

首先让幼儿初步了解毕业册的大致内容构成;再让幼儿对毕业册的内容进行选择,激发幼儿对毕业册内容填充的热情,同时让他们了解记录的形式有图片、文字等;最后让幼儿通过投票决定毕业册内容,并将其分为5个篇章:人物篇、幼儿园篇、快乐游戏篇、信件篇、个性化名字篇。

在毕业册活动的具体操作中,随着记录活动的开展,幼儿逐步自创出记录形式,如基础符号、原创符号、拼凑符号。

从前期的基本符号实践记录继续发展,幼儿开始运用原创符号来表达自我意识,出现模仿图意的表达、迁移图意的表达、再创图意表达、运用图意的表达等。幼儿主动建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符号记录,经历了模仿—迁移—再创—运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幼儿通过一边说一边写,在无形间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幼儿所用图示逐步开始简化,呈现出“一字一音”的书写特点。幼儿在创意书写中还利用汉字“同音”“形似”等特点作书写记录,能够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符号化记录活动中将图画和文字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与实际的教育情境、幼儿真实的学习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帮助幼儿生发对书面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幼儿爱上书写记录。

更善于捕捉事件做记录——有内容可选。在毕业册活动中,让幼儿从有话可以说到有内容可记录,教师应选择事件讨论,对幼儿兴趣进行有效指引,鼓励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事件,进行创意记录。

更积极探索符号做记录——有策略可想。幼儿应结合多种替代策略,灵活使用,并能够逐步地积累一些常用的替代策略。比如,有效促进以幼儿为主体的多向互动,在集中交流活动中,让幼儿用符号记录的方法记录大家的发言,而后依据记录交流、汇报。

更主动根据意愿做记录——有经验可用。教师还应将符号记录运用于教学生活中,运用到班级各领域活动中,让幼儿直接参与并体验到成功的符号记录所带来的喜悦,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