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 蕾 吕安圣 葛书予
“六个大包”含羞草性教育讲师、桃色Talk-助推青少年性教育项目负责人、数字化流浪猫狗平台项目负责人、向阳花开彩虹社区志愿者……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0级学生陈潘玥身上的这些“标签”,总会让人竖起大拇指。
“刚开始接触公益时,我没有想过它会给我带来如此深的触动,但真正用心投入后得到的许多反馈,都在推动着我继续做下去。”回顾自己的公益之路,陈潘玥眼里闪烁着微光,“我想做踏实的奋斗者,不做痛苦的诡辩家”。
累计出行14个课时,每次课堂时长80~90分钟,近3个小时的路程,以及每两周一次前往贵州进行性教育的普及……做公益,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是不小的投入,更何况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
在公益领域中,陈潘玥投入心血最多的是性教育。在她看来,社会上、生活中仍有一些封建守旧、突破三观与触及道德下限的事在某些不见光的角落滋生蔓延着。“与其在口舌上与唾沫横飞的键盘侠‘雄辩’,不如尝试用公益的力量去击破世人的刻板印象。”秉持着这样坚定的信念,陈潘玥一头扎进了为大山孩子普及性知识的征途,而孩子们的笑脸也成为她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时隔两周再次来到曾经上课的班级,有孩子跑来热情地喊她一声“小陈老师”。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陈潘玥感到十分惊喜,“他们还记得我,这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带去的那些知识也的的确确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积极作用”。
对于担任性教育讲师一职,陈潘玥从不疏忽。一方面,她在课堂中跟孩子们热情地互动交流,使大家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到敢于自己去探寻、提问和思考;另一方面,性教育归根到底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在最初的课程中,当我讲到一些生理卫生知识的时候,孩子们会非常害羞,捂住眼睛不敢看。但到了后续阶段,孩子们理解了这些知识后,就会愿意去聊关于自己身体的事情。”回忆起这些有趣的瞬间,陈潘玥的眼角总含着笑。
提到公益带给自己的收获,除了增强沟通协调能力,陈潘玥认为相比于课堂上抽象的知识输入,脚踏实地去做事情,更能知行结合。在未来的职业规划里,陈潘玥也将公益作为她一生的目标。“这是我想要坚持并且会百分之百投入的事,我并不觉得现在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一种沉没成本。相反,它非常值得。”
“抓住机会,永远不要放过自己。”关于公益,陈潘玥也有话想对拥有热忱之心、愿意投入其中的人说:“一份对公益的热忱再加上一点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无论哪里都可以是你公益之旅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