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玲玲
走在初冬的校园里,暖阳和煦,草叶飘黄。奇植异株、草木繁茂正该是浙江农林大学的风貌,但看到附生在笔直的树干上,一圈圈整齐排列着生长的石斛,记者仍忍不住感叹一句“好神奇”!
谁能想到,如今有树就能生长的石斛,曾经是傲立崖壁的“仙草”。因为药用价值极高但自然繁殖稀少、采摘环境恶劣,野生铁皮石斛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1938年间,一两野生铁皮石斛的价格就高达60元,而当时一两冬虫夏草才卖2.2元。”中国铁皮石斛首席专家、浙农林大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斯金平教授的愿望,就是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铁皮石斛、吃得到好的铁皮石斛,铁皮石斛产值突破500亿元。
为此,斯金平团队花了10年时间,将铁皮石斛从珍稀濒危药材变为大宗药材,“救命仙草”也摇身变为老百姓的“脱贫神草”。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树上铁皮石斛、树下黄精、林中养蜂,该团队构建起“不占良田、不需耕地、不争林地,与林草和谐共生”的林下经济模式,带动更多山区县走上致富路、同追“共富”梦。
爬高走远探究“仙草”
让一亩山产万元钱
一直到20世纪末期,野生铁皮石斛采挖过量、资源枯竭的现象都未有好转,但大棚种植对土地、技术的要求又特别高,加上回报周期很长,一般老百姓种不了也不愿种。“这是个机遇。”科研嗅觉敏锐的斯金平作出判断,当即组建团队进行研究攻关,“珍稀濒危的物种,不突破人工栽培,资源肯定是要枯竭的”。
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团队攻克了结实难、发芽难、种植难等繁育与栽培难题,逐步研发出人工辅助授粉、两年精准采收、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等新技术。“要重点解决好通风、透气、渗水三大问题,寻找最适宜的光照与水源条件。”斯金平常对团队成员强调,要把高新技术简单化、平民化,让老百姓可操作、易上手、能复制。
为了找到更抗冻的石斛种质,进而研究出能耐低温的良种,2010年元旦假期,斯金平一行5人爬上海拔1500米的浙西大峡谷最高峰,去采摘石壁上附着生长的野生铁皮石斛。那块光秃秃的大岩石有30多米高,而铁皮石斛恰好长在中段位置。“岩壁接近90度,没有攀爬着力点,只能绑根绳子从岩石顶上吊下去采。”虽然是大冬天,斯金平和向导却出了一身的冷汗。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对于团队成员来说却早已司空见惯。“我常常在课上跟学生讲,要探索未知与未来,不去危险的地方是很难探索到的,做科研就是要有这样一股劲。”斯金平说。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研发出一大批高品质新品种,不仅亩产可超300公斤,多糖含量也比药典标准高出50%,还选育出能耐零下14.8摄氏度低温的品种,能在我省绝大多数地区栽种。就这样,产量更高、质量更优、环境适应性更强,铁皮石斛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浙江的林间地头。
作为沿海丘陵城市,乐清市部分靠山的偏远农村经济条件与滨海地区相去甚远,存在“半边富半边不富”现象。2008年,斯金平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来到乐清,每天至少跑3个企业或村庄,考察种植石斛的环境条件。“乐清多暴雨台风天气,容易积水的地形就不适宜种植。”斯金平说,要想到老百姓想不到的事,帮他们提前规避风险、避免损失。因为半夜也会有人找上门,团队成员都习惯了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为农户服务。
“一个细胞就能培育出成千上万的试管苗,真正实现了‘一亩山万元钱’。”当地政府对斯金平团队满怀感激,短短5年时间,该市石斛种植面积就从30亩扩大到1.5万亩。目前,乐清共有5万多人从事石斛产业,贫困群体每天打工也有两三百元收入,全市年产值更是超过了30亿元。
林草偕行共生共荣
给一棵树算生态账
在推广种植的同时,斯金平团队一手抓文化培育、一手抓市场开拓,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熟悉了铁皮石斛的功效,市场需求也旺盛起来,并逐步扩大到庆元、莲都、磐安等地,如今已实现了我省26个山区县全覆盖。斯金平告诉记者,团队科技助农的初心,就是要做老百姓想做但做不了的事。
越来越多的农户靠种植石斛鼓了“钱袋子”、摘了“穷帽子”,但斯金平团队的科研并未就此止步。尤其在土地资源越发珍贵的当下,如何用更少的地种更多的粮、富更多的民,是团队着力要攻克的又一个难关。在一次研究石斛淀粉含量及其与同类药材的比对中,斯金平意外发现黄精根茎不含淀粉。这一发现令团队欣喜不已。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黄精“药食两用”,作为中药材,它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强身等功效;作为食物,久服可以调节血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等,而且耐饥饿。
“黄精多生长于林下或山阴,是很好的林下复合经营经济植物。”将黄精与石斛套种的念头在斯金平脑海中油然而生,“不需要额外开垦土地,因为两者花期不同,顺带养蜂还能延长采蜜期,可以起到1+1>3的效果。”2015年,省科技厅、林业厅立项支持,斯金平团队正式主持黄精育种与栽培工作。
“会须扫白发,不复用黄精。”“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苏轼笔下的黄精,价值不输鹿茸。在斯金平看来,要让黄精走入百姓视野,文化传承很重要。“光是与黄精有关的唐诗宋词,我们就搜集了40余首,还有不少与黄精相关的动人传说。”斯金平说,他们几乎复刻了石斛产业扶贫之路,坚持铺技术、扬文化、拓市场齐头并进。团队一边研究黄精基源、组织繁育、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一边进行本草考证与文化传承,还牵头成立“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进行经典名方与产品开发。
花胜于实、实胜于根,黄精全身是宝!黄精的“多年生”特性更受农户青睐。与土豆、番薯等一年生作物“不挖就会烂在地里”不同,黄精成熟后可以继续养在地里,而且会越长越好,是真正的藏粮于地。“于农户而言,黄精两年就能有收成,而且不用年年翻种。”在团队看来,作为粮食开发的黄精,“没有天花板”。
在团队的推广努力下,如今,种植了石斛的地区几乎都套种了黄精、养殖了蜜蜂,将“一棵树”的林下生态经济发挥到了极致。短短5年时间,仅黄精的年产值就从3亿元增至五六十亿元。
浙江模式驰行万里
携半个国逐“共富”梦
国庆假期刚结束,斯金平团队就驱车前往革命老区安徽金寨,为当地作推广培训和技术指导。不上课的时候,团队成员常常“在路上”,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两周甚至更久。“学校很支持我们的科技助农工作,在排课上尽量倾斜照顾,方便我们走得出去。”团队成员放弃了寒暑假和休息日,努力将浙江模式复制到更多偏远农村和革命老区。
因为走的都是偏远山区,他们突遇过山体滑坡,也曾碰上洪水挡路,更多的时候则是从砾石杂草中硬生生驶出一条道来。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从去年至今,团队已经跑了5趟万里行。“整个长江流域都有我们的足迹,每300公里至少有一个我们的助农帮扶点,连起来差不多是半个中国。”斯金平笑着说,特别是贵州,从2019年成为他们助农扶贫的主战场以来,团队先后19次赶赴贵州,将贵州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近野生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值均做到了全国第一。
因为坚持三产联动,在贵州锦屏县,斯金平团队还构建起“龙头企业+国有实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探索出杉木、松木、梨树等贴树近野生种植铁皮石斛模式。记者了解到,锦屏县先后建起万亩林业(石斛)综合产业园、龙池石斛田园综合产业园、三江便团石斛种植产业园等,完成种植铁皮石斛1.5万余亩。当地村民得以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仅2019年就增收1700余万元,兑现固定分红514万元,“守着青山过穷日子”成为过去。
除了帮当地农户选好址、育好苗,团队成员还会将高新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免费传授给他们。年届退休的高级实验师朱玉球几乎培训过全国70%的铁皮石斛组培师,还多次奔赴贵州荔波、锦屏、安龙、毕节等地,举办百人培训班,对扶贫模式进行创新,指导组建农民合作社。此外,山东、山西、四川也有她的扶贫点。“我们还会邀请农户来浙江的相关企业打工学习,不少人学成后选择返乡创业,带动了更多人就业。”更让斯金平高兴的是,当年接受过帮扶的浙江企业和山区县也加入到他们的帮扶计划中来,携手将浙江模式推广到全国更多有需要的地区,带动更多人走上了“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