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3日 星期
学生欢心 教师舒心 家长放心
金华“双减”跑出“加速度”

金华市金东区光南中学玩转“三大球”,扎实开展阳光大课间,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本报通讯员 夏 颖 摄)
金华市湖海塘小学依托新型学习空间建设,打造“蓝星”图书馆,实现空间供给,学有所托。(本报通讯员 洪雄军 摄)

□本报记者 金 澜

“近日,接到举报反映你校存在‘周六周日组织补课’的情况,请立即做好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于11月15日前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日前,金华市几所中小学收到了“双减”工作督办单。对违背“双减”政策的学校,不分公民办、不分地域,重拳出击,这是金华市开展“双减”工作的一个缩影。

8月4日,金华市被确定为浙江省“双减”工作试点地市。4个月来,金华市实现了率先开展校外培训项目鉴定、率先成立非学科校外专家组并遴选“进校”教师资源库等“七个率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推出连环招、破解疑难杂症。“双减”在金华跑出了“加速度”。

拧成一股绳 实施链式管理

确立为“双减”试点后,金华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又多了一个名字——金华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金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楼伟民说:“定期例会、统一协调,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已成体系,‘双减’不再另起炉灶。”

有了统一指挥的大脑,综合协调、课后服务、准入登记、监管执法、安全稳定、资金监管等6个专项小组也组建起来,抽调民政、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等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实行实体化运作,逐步撑起了“双减”工作的四梁八柱。

框架已明,就要丰富内在。经过多日的商讨,校外培训机构分类清单、部门责任清单、近期任务清单、学校减负清单、风险防范清单、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负面清单等6张清单浮出水面。记者看到,清单对各主体将面临的风险、要达成的效果都白纸黑字地写明。楼伟民说:“干大事首先要理清头绪、明确责任和权利。各部门有了统一共识,办事更顺畅。”

有压力才有动力。为督促各地把“双减”作为“一把手”工程,金华市实施月度考核通报制度,对各地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建好学校教育主阵地、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每月教育“双减”工作排名表都会准时出现在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的案头。

随着行动推进,楼伟民发现,“双减”工作千头万绪,很多细节问题仅靠专班人手是远远不够的,“双减”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何不动员市民参与其中,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今年9月1日,全市所有中小学的责任督学正式入驻学校,对照学校减负清单上的30条“可为”事项,蹲点1个月。督学们推门听课、参与备课、访谈家长和学生,开展了一轮沉浸式督导,并形成调研报告上交。

而面对更复杂的校外环境——数量庞大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隐蔽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金华组建起了一支120人规模的“24小时全天候”行风监督员队伍。这支由公检法退休人员、法律顾问、教育工作者组成的队伍,不分时段地明察暗访、摸排线索,目前已形成“行风监督员每日动态巡查、宣传媒体每日跟踪曝光、职能部门常态检查、教育部门牵头督促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双减”热度不减、关注度稳步上升。据悉,9月1日以来,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下发的督办单达30份。

守住一块地 校内提质增效

随着下午4:00下课铃声响起,金华市金东区曙光小学学生们迎来了最期待的时刻。教学楼前的空地上,轮滑班的学生在轮滑俱乐部教练的指导下操练;在轮滑班的右侧,一群学生玩起了空竹。教学楼内一个个教室看过去,非洲鼓、绘画、航模……样样精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飘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校长张根兵介绍,学校从2018年起就开展“4点钟学校”,即在放学后提供1.5小时的课后服务,每周4天。“双减”政策发布后,该校把课后服务时间延长至课后2小时,每周5天。如今,学校开出了包含29类课程的54个课后服务兴趣班,30%的师资来自校外。这些专业教师的加入,不仅使兴趣班内容更丰富,也让学校教师有了空闲时间去钻研教学改革。

跟曙光小学一样,目前金华全市392所小学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学生达39.8万名,人数占比由2019年的53.6%提升至2021年的91.4%,各小学共开设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320余门。

课后服务花样多了,排课就成了难题,人工操作既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金华市很快捕捉到需求,上线“金托管”课后服务平台。学校通过平台发布托管课程、授课教师和授课标准等。学生完成选课、缴费后,平台会生成经过最优选择的课后服务课表和组班名单。教育主管部门也可通过平台实时掌握各县(市、区)、各校参加托管学生人数、所报课程情况、家长评价情况等。

为开出更加丰富的课后托管项目,各校也对校园重新规划设计,精打细算地用好每一寸土地。今年金华市湖海塘小学大变样,学校突破功能单一的托管模式,根据“远航课程”体系,打造了海洋馆、“蓝星”图书馆、艺展中心等一批新型学习空间,成为开展高质量托管的生力军。

学后托管服务丰富起来,课业负担要降下来。走进金华市金东区光南中学,最显眼的宣传栏里张贴的是作业公示表,每个班级本周每天每学科的作业内容写得清清楚楚,这是金华市推广的作业公示制。金华市还在婺城区先试先行,借助学生健康信息登记系统平台推行“双减码”,通过调查学生作业、睡眠、手机、体质及校外培训情况,形成“红、黄、绿”三色预警码。百般尝试终有成效,金华市近日完成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近500名学生中,表示校内作业负担有效减轻的占97.6%。

“双减”落地后,校内教师的工作时间明显拉长,为安抚好教师、激发工作积极性,金华动足了脑筋。1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行政楼二楼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飘来艾草的清香。推门一看,原来是理疗师正在给教师们做艾灸。校长姚晓芳说:“颈椎腰椎疼痛是教师的职业病,‘双减’后教师们工作压力加大,学校聘请团队每周进学校服务两个半天,让他们放松一下。”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学校通过推行弹性上下班,减少会议次数,实施心情假,提供水果、点心和晚餐等措施,为教师降压减负。10月,金华市推出了关心关爱教师的10条暖心举措,着力解决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11月趁热打铁,金华市又明确了学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和服务性收费的标准,用真金白银使参与托管的教师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校内教学和服务质量提升了,家长们舍近求远扎堆名校的现象有所缓解,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成为家长们的新共识。为力推“家门口的好学校”,金华市大刀阔斧,在关注度最高的高中招生上做文章。2022年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全部纳入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公民办、普职高同台透明化招生;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2023年将超过75%,2025年将超过85%,遏制校际恶性竞争;同时,要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12年的教师和连续任职满10年的校长都要交流,每所学校都有机会分到名优校长和教师。

打出一套拳 校外降温减压

11月17日晚,金华市教育局“双减”工作督查组会同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学科类培训机构突击检查。当检查组来到学思教育时,发现该机构有2名教师存在无教师资格证就上岗参与教学、走廊上悬挂机构荣誉头衔及以提高成绩等为导向的营销广告、教室门上悬挂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名校招牌、公示栏的举报投诉电话错误等违规行为。

现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涉嫌违规广告进行了取证,并将作进一步处理。开发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则开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机构立刻落实整改措施,并把整改报告在规定时间上报开发区教育部门。

占得先机,才谋得主位。时间倒转回2019年,是年1月17日,金华市民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则举报城区某优质初中教师有偿家教的信息。就任局长刚两天的楼伟民看到后,紧急召集市区所有中小学校长于1月20日召开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专项整治会议,重拳出击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及校外培训乱象。

堵住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漏洞后,校外培训机构的招生力度明显增强,放学时校门口聚集了大量校外培训机构的营销员,不少家长叫苦连连。1月29日,一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会应运而生。从那时起,打击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成为金华市教育局的常态化工作。据统计,仅试点以来,该市已联动开展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643家(次),对查处的83起典型案例和8名参与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进行了公开通报。

严管之下也有厚爱,金华市精简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办事流程,开设转登专窗,由培训机构签订承诺书、自行完成财产清算、线上提交申请资料。截至目前,1124家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压减,压减率达100%。同时,该市还支持学校在不超过30%范围内引进优质校外培训机构资源,建立机构和师资“双白名单”,目前已有263家培训机构入校提供服务。

“双减”落地后,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陡然上升,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生意火爆,难保会重蹈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覆辙。金华市及时打补丁,11月初,在全国率先出台艺术、体育、科技、托育等4类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规范发展划好红线,做到防患于未然。

而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费用问题,今年6月,金华市在“浙里办”上线“金信培”,打开平台,可以查询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信用等级、课程设置、教师资质等情况,还能在线选课、报名、付费、查看课表管理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家住金华市婺城区的家长陈女士说,有了“金信培”保驾护航,缴费时心里很踏实。

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下发《关于推广北京市、浙江省金华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经验做法的通知》,金华再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前来考察交流的团队络绎不绝。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楼伟民表示,希望通过金华的先行先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2年内成效显著、3年内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为全省“双减”工作创出经验,作出示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