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国
接班以来,家长群爆发的最大一次矛盾,源自不少家长提出想给孩子带一些点心。但班主任担心:点心有档次之分,会在学生中造成攀比;点心的质量不明,有可能吃坏肚子。鉴于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托管,班主任打算先用班费统一采购,进而安排进餐时间和餐后整理。
当绝大多数家长表示满意的时候,有家长对采购点心的标准提出异议,家长群又开始各种辩论,最后还是班主任叫停,课后点心事宜不了了之。
本是8小时工作之外的任务,教师因众口难调不能省心,感到很郁闷。
芳 蕾
“双减”的主要目的是把教育主阵地转移到学校。实行课后托管以后,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学生有时间了,双休日能玩一玩,到附近的景点旅游,为投入学习提供了心理健康保障。
但有些人手不足的学校,教师本来已经很累,托管又让他们透支了更多精力。
此外,教师一天在校时间12小时,学生差不多要9小时,时间延长了,环境并没有改变——在学校里。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地方,即使是体育运动,也要追求达标成绩。因此,托管期间,师生的压力一直存在,不会得到释放。
我建议可以用研学或拓展性课程的方式,带领学生就近到各场馆走走看看,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实现减压。
一介武夫
晚托应该是教育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我是有30年教龄的教师,之前可是从来都没遇到。
学生放学回家没人管的问题解决了,晚下班的家长再也不用担心了。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师资力量有保证,是校外培训机构难以比拟的。
但问题来了,大多数教师一开始难适应,晚上6点回家,要批改、备课等,加上自己的小孩也要辅导,肠胃系统会出现紊乱;学生特别是低段小朋友,下午5点后往往有饥饿感。
晚托是考虑家长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要不断完善改进,才能把事情办好,让教师、家长、学生三赢。
阿 国
入冬,课后托管服务结束时,天都黑透了,遭遇下雨,校门口更是堵作一团。
明明每个班都有指定放学点,可总有那么一大批长辈家长霸占大门,连交警都劝不住。
我们能理解风雨中等候孩子的那种心焦,但总有些丢三落四的学生、做事拖拉的学生,迟迟没有出现在家长视线中,导致一些家失去耐心,甚至破口大骂。
将心比心,人和人需要相互理解,家校双方是教育合伙人。
赵占云
实行课后托管服务后,学生作业压力减轻了,家长接送压力减轻了,但教师压力在增加。除工作压力外,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比如晚餐问题,托管前,教师下班后可以去菜场买个菜,回家做饭。托管后,教师延迟下班,做完饭已是晚上7点多。特别是对有子女的教师而言,更是糟心,不少教师家庭一周几乎不开伙。
教师切切实实的生活问题,会影响到工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学校就推出了一项“共享晚餐”服务,当天托管教师可以在学校用餐;教师家属及子女同样可以享受,费用按人次均摊,值得同行借鉴。
dzh6024205
关于托管,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校时间未必越长越好,而是自主时间越多越好;第二句,学困生或者一些方面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确需要我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参加托管的应该是这类学生,而不是全体;第三句,别让教师去分担家长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话,只能让某些家长变得不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