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7月5日 星期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抢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陈海波

用科技赋能教育,不断拓展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社区教育体系,日益成为当下和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显著趋势。

近年来,舟山市坚持以促进全民享有可持续及适切的终身学习机会为目标,在教育模式、资源分配、课程建设、服务供给等方面主动探索数字化全面赋能,多渠道推动资源互联共享,有效激活了社区教育的“一池春水”,努力为浙江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社区教育的市域样本。

围绕“一个思想”,即社区教育全面融入社区现代化治理。探索富有活力的社区教育实践模式,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抢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是近年来舟山社区教育探路先行、锐意进取的守变之道。在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的四级办学网络成熟运行10年的基础上,舟山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以舟山终身学习网为载体,定海、普陀、岱山、嵊泗、新城等5个区域分平台高效联动的数字化社区学习平台。以全面服务居民多元学习需求为导向,推进传统社区学校向现代化综合型社区学习中心转型,实现双线融合运行、惠及更多居民的社区教育,不断唤醒、激发、培养和凝聚居民的社区共同意识和公共精神,其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形成上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现。

针对“两类群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由于舟山海岛地域分布,城乡两类社区居民在资源获得、学习需求、数字素养等方面差异较大。以老年教育为例,为了能让城乡老年群体都能进行品质学习,舟山市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送教服务、搭建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组建“6+X”跨区域老年教育发展共同体等多种途径,切实保障全域老年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优质供给。同时,还以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困难为切入,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专项行动”,面向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常态化培训和服务,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助力银发跨越“数字鸿沟”,使海岛老年群体都有条件、有能力、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

采取“三种形式”,实现学习培训课程地方化、品牌化、特色化。课程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和载体,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功能的实现。根据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的对象、目标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整理”包罗万象的地方课程、“整设”类型多样的品牌课程、“整编”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等三种形式,推动社区教育课程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达成让居民乐享的社区学习。

做好“四项建设”,提升社区教育数字化服务效益。舟山在建设条件、建设原则、建设机制和建设策略四方面发力,持续优化社区教育数字化服务。首先,在建设条件方面,持续升级数字化硬件设施,对接省市各类数据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资源共享。同时,加强数字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注重提升社区教师专业胜任力。其次,遵循“全面沟通”的建设原则,加强市、县(区)社区大学和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云系统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教育云服务能力。再者,形成“多力合一”的建设机制,即由政府主导,教育支撑力、社会参与力、社区民众主体力及社区自治力等“多力合一”共建,积极探索资源有效整合,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掌握“三个分异”的建设策略,实行社区教育数字化服务分区域[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梯度推进策略、分人群(城乡居民)差异化供给策略和分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有序提升策略,统筹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努力为居民的发展和幸福服务。

(作者系舟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