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丹丹
日前,教育部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马翔、包伊雯等8名教师主讲的“供应链基础”被评为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存在党建与专业建设“两不融”,团学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两不通”三大难题。2017年,宁职院成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二级学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工商管理学院成为试点之一。四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用党建引领这一把钥匙,陆续解开了学院治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把锁,将学院建设推向崭新的高度。
学院治理的新高度
雨后天晴,空气清新。走进一片企业林立的产业园区,这是要去企业吗?看着记者一脸疑惑,赵莺燕连忙解释:“这就是我们的学院所在地。”作为宁职院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长,赵莺燕将工商管理学院称为“长在企业里的学院”。
走进数字科技园,氛围和谐安静。“学院党总支与园区党总支共建党员之家,共同组织党日活动,学生党员与企业党员结对,在思想上先成为一家人。”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臻说。
为做好高校二级学院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项工作,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执行机制”三个层面的细化和创新设计,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保障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到实处。此外,学院还明确院长按照《工商管理学院行政办公会议制度》完善“三重一大”议事流程,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工作互为一体,为立德树人保驾护航。
“全院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林瑾瑾笑着说,她是工商管理学院一名普通的辅导员,除了烦琐的学生工作,她还承担着整个学院学生就业和校友联络工作,但从来没听她抱怨过,充满朝气的脸庞始终挂着笑容。“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学院领导的支持,还有同事的配合,我们只要大胆去做就好。”在林瑾瑾看来,学院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学院还创新性提出,实施全体党员示范岗“七个一”工程和“四行四强”主题教育,促进教学与党建充分融合。“四行”是指学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四强”是指强技能、强素质、强意志、强体魄。发动校内和校外、教师和学生,开展各个系列的讲座、实践、演讲、竞赛等各类活动。
在“院园融合”的基础上,工商管理学院不断向外拓展辐射边界。在北仑区政府支持下,学院与新碶街道共建“党建共同体”,共建社区劳动体验中心,共创“红领新公益”公益品牌项目,将专业劳动实践课程融入社区共建品牌,政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形成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专业建设的新高度
北仑是宁波的外贸大区,近年来逐渐成为电商大区。结合北仑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工商管理学院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受疫情影响,外贸行业全面洗牌,传统的外贸企业和制造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难题。“最难的是缺人才!”“我们也想直播,但没有人会!”在跟企业沟通过程中,赵莺燕无数次听到企业的呼声。
一对一的服务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新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呼之欲出。“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帮企业搭建一个平台”,赵莺燕将北仑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的成立,称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每周在这里都会有好几场企业、产业或政企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同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主任葛振林介绍,它已经成为政府和从事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对外贸易、供应链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一座桥梁。
走进北仑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的大门,迎面陈列的是北仑当地企业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也出现在了直播间里。“这个陶瓷杯采用的是Tritan材料,不含BPA,抗腐蚀抗水解……”一串串专业名词从直播间传出来,爱屋格林是宁波一家主营家居用品的进出口企业,如今爱屋格林天猫店的直播业务全部由北仑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的学生承接。
甬商文化是工商管理学院课程体系的底色,疫情期间奉化有1500多亩的水蜜桃滞销,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利用所学专业,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进行线上销售,直播当天成交额达5万元。此外,他们还对农产品的设计进行升级,增加其附加值,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变成懂技术、会营销的‘新农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韩剑鸣介绍道。
全程育人的新高度
大一学生注册公司当老板?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是在工商管理学院真实存在的。郁润泽这几天在忙着新项目开业,“品客文创”小程序已经试营业一个多月了,“正式开业了,我们策划了很多秒杀、优惠活动。”眼前的少年意气风发,谈到创业,他说“这是一直以来就有的想法”。他的创业梦能这么快速地实现,离不开北仑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葛老师的帮助。
“这两个直播间专门给学生实践用的,可以承接项目,也可以开办公司,我们都百分百支持。”葛振林说,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日新月异,行业实战就是“最好的老师”。如今,北仑外贸跨境供应链促进中心已经从“输血”慢慢转变为“自造血”,既是行业聚集的平台,又是一个经营主体,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收益反哺学习需求,学院教师走进行业,企业导师进入课堂,学生完全浸润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中。
晚上7点半到9点半,每周有3天风雨无阻,杨一都会出现在直播间。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杨一,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一些,表达清晰,这或许与她从事主播工作有关。“很紧张,不敢看镜头,没办法兼顾回答顾客的提问和讲解产品。”回忆起第一次直播,杨一印象深刻。她坦言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紧张又局促,“老师一直在旁边鼓励我,虽然有点磕磕绊绊,但还是圆满完成任务”。万事开头难,教师的鼓励让杨一信心倍增。
杨一的直播团队由7名学生组成,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不遗余力的。“很多学生写直播词汇写到凌晨,以前学生一下课就走了,现在下课后会拦住我问很多专业问题。”作为教师,葛振林为学生们的成长感到欣慰。
“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从被动学变成主动问。”赵莺燕认为,这是“课堂革命”的成效。同时,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借助“院园融合”特色党建品牌项目之力,积极探索育人路径多元化,推进“三教”改革,共同推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