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星期

浙海大:做强学科内涵 做大学科辐射


□本报记者 邵焕荣

“通过对70余尾大黄鱼样本的分析,我们验证了利用基因技术开展种群判别的可行性,此种方式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辨别法。”日前,浙江海洋大学“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项目组成员陶震博士汇报展示了他所承担课题的新进展,这是该校自“省市共建”以来在“海洋科学”一流学科创建中取得的又一成果。

2019年12月27日,浙江省教育厅与舟山市签署协议,以“省市共建”方式支持浙海大创建一流学科,“海洋科学”被列为建设点。一年多来,浙海大精准聚焦国家海洋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海洋科学”一流学科,做强学科内涵,做大学科辐射,开启了创建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为扎实推进“省市共建”一流学科建设,该校改革了教学管理体系,成立了一流学科建设委员会,按照一级学科建学院、科研方向组团队的思路优化组织体系,推进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去年,学校下大力气做了机构调整,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厘清了学院、学科、专业三者的关系,进一步凸显了学科的引领作用。”浙海大校长陈建孟细数着学校机构改革后设立的10个二级学院,从学院的名称到重点发展方向,都充满了浓浓的“海味”。

学科是建设主线,人才是核心资源。该校人事处处长林静告诉记者,“省市共建”后,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有了更多砝码。从去年起,省教育厅就在人才项目申报、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了浙海大与省重点建设高校同等待遇;舟山市也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人才工作奖励,并对引育的高层次人才按国家和浙江省有关政策给予配套。同时,学校还积极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近两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吸引了包括国家级青年人才杨堃博士的全职加盟,校内培育也初现成效,有3名教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逐渐变得“一鱼难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多年来,浙海大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列为重中之重。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科研团队,以“新型全海域型开放养殖海洋牧场”为理论创新指导,再造大黄鱼野生渔业资源乐园。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健鑫介绍,去年,该科研团队首批200万尾鱼苗已投入普陀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深水网箱,并进入野化训练环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省市共建”后,聚焦服务国家“蓝色粮仓”战略,浙海大实施了“东海科创计划”。学校通过强化海洋科学、水产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围绕东海渔场的“资源—监测预报—捕捞—养殖—加工”5个环节,组建科研团队形成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体系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集中攻关科技部“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仅2020年,该校就获批了“东海渔业资源精深加工与高值利用模式示范”“开放海域养殖设施高海况潜降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联合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年来,舟山群岛新区临港产业不断崛起,绿色石化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省市共建”后,浙海大不断加强石油化工相关学科建设,在机构调整中创新性地将环境类学科划入了石油化工学院,并与浙江石化、镇海炼化等龙头企业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共建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等形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深层次服务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陈建孟表示,学校还将进一步结合环杭州湾绿色石化产业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助力打造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引擎。

“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曾两次来校视察,肯定了学校坚守海岛、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已经内化于师生心中,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精神力量。”浙海大党委书记严小军坦言,海洋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区域,要培养新时代海洋人才,更需要不断强化这样的精神力量。

从去年起,浙海大启动了“Sophi-ZS line”自主航次,计划每年组织师生通过长期的海洋调查,形成东海区重要断面的连续海洋数据。据航次负责人李博介绍,一趟出海调查至少要花10天时间,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精神激励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久前,该航次举行了“移动党小组”成立仪式。“有了党小组,今后出海调查,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将得到明显增强。”李博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