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4月7日 星期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让每个孩子在体育场上熠熠闪光

学生正在进行攀岩训练。(本报通讯员 王前杰 摄)

编者按:调查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在耐力、力量、速度等方面持续下降,同时超重、近视等现象在中小学校越来越普遍。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其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新体育”系列报道,本期刊发第一篇——

□本报记者 张纯纯

一年级学攀岩,二年级学飞盘,三年级学棒球,四年级学击剑……这不是某位学生的特长培训班安排表,而是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学生的必修体育课课程表。“我们明年还要在新校区建造冰场和雪场,届时冰球等运动也会加入这张课程表。到学生们初中毕业时,至少能接触到9种不同的体育项目。”校长陆琦介绍。

面对“高大上”“别人家的体育课”等这些常常能听到的评价,陆琦认为更重要的是把事情真正做得“漂亮”:“我们相信,任何智力的发展都是在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任何道德的建立都是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而体育课程就指向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体育,还是竞技?

做好学校体育课程,陆琦不想要走“捷径”——“只需要找几个孩子组成专业校队然后参加比赛即可”——他反而想把这条路铺得再“远”一些。

“特色体育课校本化”是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体育课程走出的第一步。

“原来小学生是一周4节体育课,加了1节特色体育课后,变成了一周5节体育课。”在陆琦看来,偶尔体验一下某种体育项目是没有发言权的,“对于一种体育项目而言,如果学校里有几个学生拿了冠军,当然是好事,但这不是我的关注点,我关注的是我们的孩子都学会这个项目了吗?”

一(7)班的陈博宇正在上第二次攀岩课,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后,爬上难度较低的攀岩墙顶端对他来说已经很轻松。“不害怕!下降的时候感觉就像警察在抓坏蛋一样!”他说,做警察是自己的梦想。

“选择让一年级的孩子接触攀岩项目,除了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思维能力以外,攀岩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在2016年创办攀岩项目时,陆琦对其做了一番详细的研究,他发现在特殊教育里攀爬动作常常被视为一种训练手段,将攀岩项目课程化正好可以作为学校感统训练、幼小衔接等工作的延伸,真正做到身育和心育相结合。“教育的核心就是学以致用,体育也应当如此。”陆琦认为。

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校园里被“用”起来:飞盘项目可以一人或多人同时玩耍,成了家庭总动员和小伙伴间娱乐的最佳游戏;棒球项目最具“家庭氛围”,在球场上队员最终要回“家”才可以得分,让孩子们的智力、体力、团队能力得到完美融合;皮艇球项目作为一种水上运动,化孩子们爱玩水的天性为锻炼动力……

“所有特色体育项目的挑选,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融合,要将常态体育课上学习的跑跳投等基本内容在各个体育项目中技能化地运用;二是补缺,常态体育课当中欠缺哪些方面的练习,特色体育课要补上,做到体验项目多元化。”陆琦说。

是教师,还是教练?

第一次以教练身份站在攀岩墙下指导学生时,有着16年攀岩经历的朱适惊喜地发现,看到学生攀到顶端时和自己攀到顶端所带来的成就感是一样的。这面15.5米高的攀岩墙是朱适为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攀岩课程专门打造的,每一条攀岩路线都由他亲自设计,以这面攀岩墙为起点,有学生开始出现在国家、省、市级大大小小的攀岩比赛现场,甚至走出国门参加了亚锦赛。

“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来支撑,单凭学校内的体育教师是无法做到的。”陆琦介绍,跟攀岩项目一样,目前学校开展的其他特色体育课程也都是由学校向校外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购买,学校提供场地,第三方机构提供免费课程并配备专业教练,形成校内外资源的自循环。

于是,跟着各个体育项目一起,越来越多的“朱适”出现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校园里。

棒球教练庄士立直到大学才有机会接触棒球,但是“一接触就离不开了”,“我打了20多年的棒球,非常希望棒球运动能够在校园里普及,让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而不仅仅只是以学校专业队的形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棒球带来的乐趣,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棒球课堂上所使用的为软式棒球,更容易被击中。“棒球规则复杂,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棒球带来的挫折感,至少不会让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而不是去追求100%的成功。”庄士立解释。

“不苛求成功”是这些曾经是专业运动员的教练在这所校园里达成的共识。“虽然都是竞技项目,过往的运动员经历也让我们渴望成功,但是体育就是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不能一味想着出成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真正享受运动。”朱适说。

比起其他教练,皮艇球专业队教练张玲玲更知道“享受”二字带来的神奇力量,因为她同时还是学校体育教师中的一员,承担着五年级5个班级的常态体育课教学。“把课堂变得有趣真的很重要。常态课上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会喊累,不愿意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但是在皮艇球课堂上从来不会,即使有时候强度比较大,冬天户外游泳池水温又非常低,可大家毫无怨言,因为他们就是觉得好玩。”

“让常态体育课变得有趣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也是学校所有体育教师努力的目标,只能是边行走边探索。”在学校体育中心主任沈舜尧看来,如此多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教练进入校园会让体育教师们的探索步伐迈得更大一些,“多接触多学习,教师们总是会受到影响,对师生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是个人,还是团队?

2019年,张玲玲带领的皮艇球专业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皮艇球锦标赛女子U11第一名,其中五年级队员毛芷霖表现得非常出色。在张玲玲眼中,毛芷霖的身体素质极强,运动天赋很高,“可以说一个人可以打过一支队伍”。但在平时训练中,张玲玲却给她下了“死命令”:不准射门,接到球后必须传给队友。“就是要让她慢慢学会合作,皮艇球本身就是一项团队运动,不懂得合作是走不远的。”张玲玲说。

“一般来说,现在学校里的学业质量评价只能评价个体,那么合作意识一定是通过体育项目来培养的。”基于此,陆琦对学校里的特色体育课有自己的“排兵布局”,“比如攀岩和击剑是偏向个体的项目,就要在其中穿插上飞盘和棒球这两种集体项目。孩子们的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需要不断重复循环培养,所以整体的课程架构也必须要有个体项目和集体项目交替进行的逻辑”。

四(9)班的李雨泽第一次接触攀岩专业队的训练是被妈妈“逼”着来的,“当时我更想参加篮球训练,但最后还是听妈妈的话选了攀岩,不过现在我最喜欢的就是攀岩了!”当被问及为什么现在最喜欢攀岩时,李雨泽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的两名队友卓俊涵和马弈凡抢答道:“因为攀岩队有我们在啊!”这3名男生,他们会在对方从攀岩墙上下降时,在下面小心翼翼地放安全绳;他们曾一起参加冬令营特训,一起磨破指尖,也一起磨出厚厚的茧子;他们也会不服气地朝对方喊“等我和你一样高,我就有把握爬得比你快了”。在攀岩里,他们学到了新技能,也交到了新朋友。

“做好学校体育课程,最重要的是不能功利,要让学生真正受益。”陆琦强调,这也是破解校园体质健康难题的关键点。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