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丹
不借助任何道具,如何用身体演绎气球、围裙、雨伞和风筝在风中的状态?近日,在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教学节上,一堂戏剧课引起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教师王天阳引导着孩子们跟无形的“风”玩了起来,有的孩子鼓起腮帮,用身体演绎被风吹跑的气球;有的孩子将身体尽可能扭成麻花状,扮演在风中拧成一团的围裙;有的孩子高举双手,假装自己是被风吹散架的雨伞;还有的孩子张开手臂、移动脚步,表演被风吹上天的风筝……
“戏剧课堂中,教师会尽可能地引导孩子们用整个身体来学习。”校长王雷英介绍,自2014年该校推出第一堂戏剧课以来,教师和学生越上越有意思,演绎出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校本戏剧课。而今,该校教育戏剧课程已经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社团活动之中,并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戏剧疗育”。
与大众理解的戏剧课有所区别的是,该校的教育戏剧课程并非简单地教孩子分角色表演,而是将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戏剧元素融入教育环节,重点关注学生们的课堂体验。正如在这次展示课上,王天阳以美国作家玛丽·荷·艾斯的经典绘本《风喜欢和我玩》为载体,创设了学生为主的角色情境体验活动,并引导学生去发现身体的可能性。从带着孩子们表演在沙漠、沼泽等不同环境下行走的方式,到演绎气球、围裙、雨伞和风筝在风中的状态,再到小组合作进行连贯的剧目表演,他试图通过情境的不断叠加让孩子们用身体表达想法、用身体进行思考。
记者观察到,表演结束后,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坐在舞台上,呈现出颇为惬意的状态。“还原生活情境和角色场景,找到情绪情感释放的媒介,以及缓解心理压力等,这些恰恰是教育戏剧在育人功能上的体现。”王雷英分析说,这种育人功能正是该校提出的“戏剧疗育”,“值得注意的是,戏剧疗愈是利用艺术来介入心理治疗的手段,它更倾向于‘治愈’;但介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指向的是‘疗育’,希望通过戏剧进行模拟与实践,达成实践育人与综合育人的目标”。
目前,该校一、二年级每周每班都有一节戏剧课,其他年级也都开设了戏剧社团,并以全校打通、混龄走班的形式开展活动。戏剧课程得以常态化开展,要归功于一群投入的教师。2016年,王雷英牵头成立了“创意阅读与教育戏剧”工作室,由此生成教师们探讨教育戏剧的学习共同体。如今,工作室之下已经衍生出了童话剧、课本剧、音乐剧和偶剧4个工作坊,工作室成员也不断增加,现在其中既有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也有像王天阳这样戏剧专业出身的教师。
由于国内鲜有开展此类实践的学校,可供工作室成员学习与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为此,该校邀请戏剧大师定期来校指导,他们不仅向教师们传递先进的教育戏剧理念,还多次进课堂指导。“戏剧课堂要抓住学生自觉学习的关键,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且专注的学习状态,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成长。”工作室的“外援”之一、戏剧专家张黎明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育心”。
正因如此,工作室成员在戏剧课堂中尤其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更是密切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他们看来,不论是生活上的负面情绪还是学业方面带来的焦虑,教育戏剧对孩子的心理压力都有一定的放松和缓解作用。“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戏剧课更像是一种浸入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王雷英告诉记者,这些年,教师们渐渐发现,学生们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也越来越有同理心,“教育是个静待花开的过程,而‘戏剧疗育’也一样,需要小火慢炖,静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