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蓓燕
白煮对虾26克、虎皮鸡爪43克、蒜蓉高山菜45克、米饭165克。这是温州大学统计学专业新生小唐近日的一顿晚餐,“我的晚餐热量没有超标,价格更是实惠,学校的新食堂太吸引人了”。
自9月底我省高校启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动”以来,各地各校立即行动起来,创新方式、加强引导,初步营造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借助“黑科技”,一些高校更是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助力师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节约理念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亿源智慧餐厅就是温大为倡导光盘行动而开设的。走进餐厅,记者发现相比传统食堂,它更像是一个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设有蔬菜、甜品、点心等多个食品区。里面仅有少量工作人员负责巡查和添加菜品,取餐由师生自主进行,收费则交给了计算机系统。
“每个餐盘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完成首次手机绑定后,每餐吃了什么、花了多少钱,都会推送到手机上。”几名大学生给记者作了演示。只见他们把餐盘放在想要取用的菜品感应区前,夹菜之后,菜品旁对应的液晶显示屏就会立刻显示所取菜品的重量、价格等信息。而且15分钟内,系统会根据选择的菜量和菜价,自动结算这一餐的费用,所以不用再去排队结算。
类似的智慧食堂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有一个。今年暑期,该校对校园内的南区食堂进行了升级改造,还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增设了快速取餐线。“取餐时自动感应并称重计费,离开后自动扣款,不用排队,甚至不用出示支付码和刷脸,吃饭也变得这么智能。”几名大学生自豪地说。
该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徐永春告诉记者,高校开展光盘行动不能只是简单地喊口号,而要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践行“光盘”。在这一点上,借助科技打造的智慧食堂,倡导按需取用,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食物浪费。
倡导按需取量、按量计价的就餐方式后,温州肯恩大学一号食堂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节约成效。以前,食堂按菜品计算价格,菜量多少往往根据打菜师傅的习惯。这学期专门推出自选称重窗口,让师生根据自己的饭量称重打菜,尤其受到饭量较小的部分女性师生欢迎。据统计,该校一号食堂原本一天产生65~75千克的餐厨垃圾,如今最低的时候已下降到一天40千克。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在助力不断优化餐饮服务,包括菜品的优胜劣汰。“这段时间,南瓜粥、小米粥的用量都很小,虾、西蓝花、番茄炒蛋的用量却很大。”温大智慧餐厅经理徐皓说,所以最近正考虑把排名末几位的菜品淘汰掉,再从备选的菜品库中选出新的菜品供师生选用。目前,备选菜品库有360道菜,以后还会增加。
在继续完善智慧食堂的同时,温大还借助大数据掌握了今年大一新生的BMI值(身高体重比),将BMI值超过正常范围的学生吸纳到学校健康享瘦俱乐部。由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体质健康中心的专业教师为他们量身定制运动减重计划,制定营养餐食谱等。新生小唐说:“老师清楚地为我标注了每天要消耗和摄入的热量。现在去食堂吃饭,我会特别关注菜品的热量。”
前不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两名学生自主研发的“光盘提醒神器”开始在学校餐厅试运行。“在餐厅的椅子上贴上一张纸片,当吃完饭离开时,会立即发出‘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声音。”发明者之一、电子信息学院大三学生何海兵说,他们是受到了轿车安全带提示音的启发,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工作。
在杭电,这样的节约宣传“黑科技”还不止一样。计算机学院李黎教授团队设计了另一款提醒工具——数字水印隐形码。外表是一张宣传纸,纸上有一幅农夫耕牛图,使用微信相应的小程序对着耕牛图拍一张照,小程序方框里会立即出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字样,同时手机上还会响起杭电学生自创的“光盘”歌曲。在杭电团委书记王秋兰看来,这样有科技含量的光盘行动宣传非常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