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澜 通讯员 吴海磊
下午6时20分,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的晚托班放学了。家长还没来,二年级学生彭沈阳走进伯鸿校园书屋,挑选了一本故事书,开始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书屋门口放着一对学校吉祥物“尚尚”“阳阳”的雕塑,很是可爱。屋内五六十平方米的空间,最多能同时容纳三四十人看书。这是该校今年暑期投入50万元改建的。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书屋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7点。
书屋冠名“伯鸿”,是为了纪念1912年创办著名的中华书局、祖籍桐乡的著名出版家、教育家陆费伯鸿先生。记者了解到,推进中小学伯鸿校园书屋建设是桐乡市风雅智慧校园提升工程的首项任务,也是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此,该市组建了领导小组,并拨款640万元开展建设。
“书屋源于图书馆,又胜于图书馆。”该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李强说,原本学校在教学楼一楼就设有图书馆,伯鸿书屋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定位为家校合作交流基地。今年9月,书屋落成后,学校发起了一场图书捐赠活动,学生和家长共献好书。经分类筛选后,1000多册图书成功入选,并被添置到书架上,和学校购置的饰品相映成趣。早到的家长和孩子都愿意到书屋里坐一坐。
“如果家长直接到教室或办公室去找教师,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李强说,在接送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一个书屋,大家闻着书香、品着茶香,围坐在一起,更有利于开展家校共育、亲师合作。事实上,书屋的效果十分显著。教师李惠娟说:“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下,家长更能静下心来和教师促膝长谈,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更利于双向沟通。”
以前书屋里只有桌椅,等候的家长们经常看手机打发时间。如今有了书籍,他们会自觉地放下手机,走到书架前。二年级学生家长彭先生直言,看看书一来可以长知识,二来也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校家委会也趁热打铁,挖掘了一批亲子阅读的家长典型,收集他们的照片和读书心得,布置在书屋内。
家长和孩子们如此捧场,学校也摩拳擦掌,计划对书屋进行扩容。尤其是地下家长接送区,共有1000多平方米,留出必要的道路外,其他角落都可以利用起来。为此,学校还订购了3万册图书,并整理出一批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和小发明小制作,作为书屋“二期工程”的点缀。用校方的话来说,以后伯鸿书屋不仅仅是一间有墙的屋子,更是整片家长接送区。
据介绍,截至目前桐乡已有12所中小学建成了兼具颜值和内涵的伯鸿校园书屋,共有藏书32万余册,惠及学生近1.4万名,实现了各镇(街道)全覆盖的目标。此外,该市还在筹划伯鸿校园书屋的星级评选,如果成功上星,学校还将得到一笔奖补。
“书屋在运作成熟后将面向社会开放,对营造全社会读好书好读书的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很有帮助。”桐乡市教育局党委委员、计划财务科科长徐建方说。这些年,该市大力推动家校共育,并依托互联网学校平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构建线上与线下课程体系。而书屋的建成将开辟家校合作的新天地,为更多的学生家长带去教育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接下来,借着伯鸿系列阅读平台建设工程的东风,桐乡还将进一步扩大校园书屋的覆盖面,同时加强和学校所在地政府的合作,不断提升书屋品质,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家校共育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