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5月22日 星期

师德理想境界与校长价值引领


□张军林

这是一所校训为“自律、自由、自觉”的学校。校长说,这样的校训,就是相信教师是善良的,看重教师的职业自律。他还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教师的幸福。”这样的一名校长,在师德建设方面会有哪些观点和作为?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要使命的人民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而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是学校的领头羊。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是思想上的领导。校长对师德的认识以及价值引领,决定了学校师德建设的走向和高度。

理想的师德高度是什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启亮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有三重境界:规范境界、良心境界和幸福境界,教师应当努力从规范、良心层面向幸福境界去努力,最终实现自己幸福的人生。那么,针对师德的三重境界,校长在学校要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有哪些作为?

规范境界:扎牢制度笼子,守住行业底线

“规范”,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就是“规矩+示范”。首先,教师作为一个行业,有这个行业的规矩,这个规矩是明确的、硬性的,是教师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譬如体罚和变相体罚问题,这就是底线,踩了这条底线,就要受到惩罚。其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师德水平仅仅停留在底线层面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向示范层面靠拢。譬如灾难来临,一般人凭本能自己先逃生,而教师不能当“范跑跑”,还有保护学生的职责。

在学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校长要很好地把握好“规范”这个度,要在规矩和示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规矩是刚性的、强制性的,是约定俗成的、可考核的。校长要牵头制定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组织教职员工充分学习讨论,要求每位教师都遵守底线,不踩红线,严禁触碰师德“高压线”。对违背师德底线的,要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甚至严厉处罚。而示范是隐性的,是自觉性的,是更高追求的,是无法量化的,对这样的要求,校长要在各种场合鼓励倡导,让更多的教师有这样的追求和做法,但不能作为强制性和普遍性的。对师德示范好的教师,要及时宣传表扬,对没有做到或暂时做不到的,也要理解。

现在很多学校把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要求作为统一的标准,把“天花板”当成了“地板”,往往会令多数教师反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一所好的学校,应该牢牢守住师德底线,并引导鼓励更多的教师有更高的追求。

良心境界:相信教师善良,强调职业自律

“良心”,顾名思义,善良的心地。一个人心地善良,内心柔软,就不大会去做坏事,即便做错了事也会心怀内疚,想办法弥补,不然“良心上过不去”。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工作是拷问良心的工作。和规范不同,良心是内在的规定,是自觉的道德需求,是教师自我的评价。教师是份良心活,当面对一个个可爱的生命时,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笔者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中一定要有善良,也相信我们的教师都是善良的。很多人愿意把教师比作妈妈(或爸爸),那就是因为教师和妈妈(或爸爸)一样,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师爱和母爱(或父爱)一样,都是无私的。

教师的工作相对独立自由,无论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自主空间都比较大。教师的工作又有很大的创造性,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考核。教师上课时,关起教室门,“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校长不要和教师去算“细账”,要算“总账”。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要标准多元,“算得模糊点”。

好教师的标准是多元的,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是好教师,公开课上得精彩的教师是好教师,论文写得漂亮的教师是好教师,考试成绩一般、论文不怎么发表但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教师也是好教师。当然,多元评价标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爱学生,而且应当是无差别地爱每一位学生,好教师要努力做到“有教无类”。

学军小学的校训是“自律、自由、自觉”,就是相信教师是善良的,强调教师的职业自律。在学军小学,有一位老教师,30多年从未请过一天假。她说:“一想到班级有40多位孩子在等着我,我就不能不来上班。有时身体有点不舒服,上好课再去医院。”这就是良心,这就是高尚的师德。我校很多青年教师,把结婚的日子选在寒暑假或节假日,一天婚假也没请。他(她)们说:“我在度假,请其他老师代课,心里过意不去。”这也是良心,这也是高尚的师德。

幸福境界:关爱教师发展,成就事业理想

和规范、良心有所不同,很难给“幸福”下一个定义,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幸福是精神层面的人的内心感受。有的教师因为评上了高级职称感到很幸福;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感到很幸福;还有的教师因为特殊的学生有进步感到很幸福。当然,幸福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合理需求的满足。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人的需求是有限的,而且必须得到满足才会感到幸福。

教师不仅是规范的职业、良心的职业,还是心灵的事业、幸福的事业。教师的幸福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更应该来源于自身的成长和满足。教育最大的功德在于成全,教师成全学生,学生成全老师;教师和学生发展了,学校也就发展了。但在很多师德培训的场合,培训者往往会列举这样的案例:为了学生,有的教师父母手术不去陪,有的孩子生病不去管,还有的挂着吊瓶在上课……这样的例子固然值得尊敬,但学校不应该倡导。爱人先爱己,爱家人和爱学生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兼得的。如果一定要奉献到完全不顾及自己身体健康和家人危难才能评为优秀、获得先进,那这样的“优秀”和“先进”,笔者认为宁愿不要。这样的“优秀”或“先进”的选拔标准,是跑偏了的。教师不是“春蚕”或“红烛”,而应是“园丁”,在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累累的果实。

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教师的幸福,校长自己也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表率。而这个关注应是全方位的:既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一位教师,几十年在学校工作,把生命中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他们应该在教育生涯中获得幸福。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中造就辉煌业绩,教师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中成就灿烂人生,师生批次陪伴,相互成全。学军小学提出“让儿童成为幸福的儿童”的理念,但儿童的幸福离不开教师的幸福。要培养幸福的孩子,教师首先要努力成为幸福的教师。对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辛勤付出后的享受;教学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教师不仅是谋生的职业,更是终身追求的理想和事业。

(作者系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