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星期

拆墙建路 网联城乡
衢州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

□本报记者 舒玲玲

5月7日,一场捐赠活动在衢州市柯城区举行,区内31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共获赠创意盒子、平板电脑、学习软件等价值80.6万元的教育信息化物资。

只有3名学生的柯城区石梁镇中心小学小沟教学点,只有5名学生的龙游县石佛乡大力山教学点,只有70名学生的柯城区尼山小学珊塘校区……为了不让任何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完小教学点掉队,去年衢州市将“互联网+义务教育”列为政府为民生办实事项目。

在省定54所的基础上自加压力,该市还摸排选定101所学校参与结对,其中包括全部3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完成率高达187%。一年来,全市共开展同步课堂2612次、远程专递课堂254次、教师网络研修1340次、名师网络课堂119次,惠及师生近10.6万人次,让结对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和互联网应用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与提升。

为扎实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此前衢州还成立了由市教育局局长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由基教处负责总体推进和成效考评,电教馆负责技术保障,教研室负责教科研效果优化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与评价,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得益于20多年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打下的坚实基础,衢州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非常扎实。”该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翁胜华说。

开化是典型的山区县,学校分布点多、线长、规模小。该县推动23所中小学校与县内外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因为与绍兴市名校鲁迅小学结对,齐溪镇中心小学还专门配置了录播教室、5G基站、校园视巡检系统、多媒体终端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城乡同步课堂顺利开起来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外流的学生回来了,学校办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长吴章德动情地说。

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对软硬件条件要求很高。无论是教室的信息化改造或设施设备的添置与升级,还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结对学校数量越多,意味着财政投入也就更大。这对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衢州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压力。

为此,衢州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除由各县(市、区)财政解决一部分外,还健全了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和参与。各地不仅铆足劲争取省财政的专项奖补,还将县级专项经费分配和装备配备由以往的奖励性分配转变为现在的竞争性获取。

在龙游,县教育局实施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绩效考核挂钩机制,考核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年度经费奖补、评先评优等。而江山市则推出了创新实验室项目竞争性获取制度。受此激励,一些学校纷纷动了起来,陆续建成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VR教室等30个创新实验室。

借助城乡同步课堂,龙游县下库小学、大街小学、大力山教学点的孩子们也能聆听县实验小学外教的英语口语课;而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教师王司闫将STEM课程带到了常山县五里中心小学象湖教学点,让大山里的孩子耳目一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山县实验小学和富足山教学点常态化地开展了“云教研”和“云课堂”……

在这个跨校、跨时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了双提升。“‘互联网+义务教育’给受援学校教师提供了灵活的培训方式和机会,而他们中部分人会成长为合格的培训者。”衢州市教研员裴云姣说,过去3年里,该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评省级优课295节次,获奖人次占全市教师总数的 1.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既是“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成效,也是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动力所在。“结对帮扶拆除了城乡学校师生互动的障碍,建成了各种校际交流的康庄大道。”该市教育局副局长蓝水高说,接下来,衢州还将研究出台分学科同步课堂操作流程与教学模式的规范或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的覆盖面向网络教研、学校管理、师徒结对、学科建设、班队活动、家长学校等更多领域延伸。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