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3月18日 星期

崔巍:与死神“拔河”


□本报记者 邵焕荣

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崔巍刚从危重症隔离病区回到宿舍。这几天,他和同事一直忙于救治那些被收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55岁的崔巍在抗击疫情方面,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17年前,抗击非典时,他就作为救治小组副组长,与兄弟医院的战友们在一线坚持作战了32天,并获得了“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崔巍毅然报名要求驰援一线。2月10日,我省增援温州医疗队迅速集结成立,崔巍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再次出征,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那就是保证完成任务,把所有队员安全带回。

温医大附属一院是温州市唯一一所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和非典、流感不同,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进展非常快。”崔巍介绍,病毒的攻击对象主要集中在肺部,短短几天时间,肺部就会变得非常僵硬,有可能产生呼吸衰竭。此时,重症监护室就成了守护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2月21日,崔巍被任命为温医大附属一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与死神“拔河”,他站到了最前线。任命下达当天,他就带着同事走进了危重症隔离病区,逐个诊视病人。这时,永嘉县转来的一名病人出现了严重的顽固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极度缺氧的同时,体内的二氧化碳却难以排除,可以说是命悬一线。要不要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能不能上?何时上?必须由一线的资深医生作出判断。

经过综合评估,最后崔巍拍板为病人上ECMO。经过10个昼夜的抢救,3月3日,该病人转危为安,成为我省第二例应用ECMO技术后成功撤机的危重症病人。当天,病人还用逐渐恢复肌力的右手写下了“谢谢大家”。

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凶险。有一次,一名病人的病情迅速恶化,可就在医疗团队紧张地进行穿刺插管时,病人的心率突然下降,从每分钟120次降到了30多次。崔巍知道,病人的心跳随时都会发生骤停,这会给抢救造成更大的困难。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他立刻让护士给病人推注了一支肾上腺素……很快,病人的心率慢慢开始回升,血压也逐渐正常。

在同事的眼里,崔巍不仅是团队的主心骨,更是一位严格的师长。因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已有多名医护人员殉职,所以每次进病房他都会特别提醒大家,加强自身防护,不放过每个细节,不能有任何疏忽。崔巍总是这样说:“医护人员保持健康,才是救治病人的前提。”而他带领的这支团队也没有出现一例医护人员感染事件。

“我最爱听的,就是病人想转出危重症隔离病区的请求。”崔巍说,重症隔离病区和普通病房不同,病人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他已经脱离了危险。对于这样的请求甚至是“抱怨”,主治医生可是再开心没有了。这时,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