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宋国萍
六年级男孩迅哥儿,体型匀称,皮肤白皙,美目顾盼,能言善辩,在班里人缘极佳。
坊间传闻:小孩近视不能配眼镜,眼镜越戴越近视。科学实验却表明:正确佩戴眼镜能有效防止近视度数加深。如果学生已经近视却不矫正,反而会加大眼轴焦距,加深近视度数,甚至造成斜视。
迅哥儿有近视,经我提醒,他母亲极为重视,带他去验光,度数并不高,左右眼均75度。眼镜配好了,迅哥儿却常常不戴,或找借口说落在家里了。我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却不以为然。
起初,我以为他单纯是因为戴眼镜不舒服,后来发现迅哥儿极在意自己的形象,是啊,是快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了。
我想到了“乐学币”,它是班级日常奖励积分,学生们平时很在意。“迅哥儿,你又没戴眼镜啊。快点戴上。下次被我发现,罚5个乐学币。”
第一次被罚的时候,迅哥儿极为心疼,乐学币不好挣啊,接下去两天他都戴着眼镜。可是,很快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而被罚时,他神色漠然。我才发现,用乐学币抵扣惩罚是多么简单粗暴,执行过多,会让学生只关注惩罚本身,而忘记了惩罚的意义。
可怎么才能让迅哥儿主动佩戴眼镜呢?某日,当我打开化妆包,看到一支魁可17号色,突发奇想——
“迅哥儿,这是什么,你知道吗?”
“口红呗。”
“喏,这口红一直闲置不用,挺可惜的,宋老师想让它派点用场。这不?提醒你戴眼镜大半年了,宋老师想啊,要不就用口红给你画个眼镜吧,省得你眼镜戴上摘下太麻烦。”
迅哥儿变出一张苦瓜脸。一个女孩叫起来:“老师,您太奢侈了吧,用口红画眼镜——”
一个男孩热情地递上一支马克笔:“老师,这个好用。”
我坏坏地一笑,慢慢打开口红盖子,旋出一小截:“没关系,还是口红安全,颜色好,不扎眼。”
“老师,我戴——我不会忘记的。”迅哥儿忙不迭地躲,求饶很快,笑容很迷人。
我见好就收:“嗯,这样吧。再给你一节课时间,如果坚持佩戴眼镜,我就再等一天,以观后效。”
就这样,在一支口红的“威胁”下,迅哥儿整节课都没有摘下眼镜,一整天都没有,第二天也没有……
大多数时候,对学生的教育确实应该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期待润物无声;可要知道,一些“凌厉”甚至“粗暴”的方法,看似毫无道理,学生们却专“吃”这一套。
学科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教无定法”,其实,育人不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