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8月23日 星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温州市建设小学瓯江校区 黄海霞

自新课改全面推行以来,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体需求进一步得到教师的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渐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同时,新课改也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小学班主任的全新角色

班主任联通了学生、任课教师、家长和学校,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达者,更是各项工作的处理者和执行者。班主任主要担当着以下角色:

1.设计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唯一管理者,而是要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通过科学的程序设计与措施设计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并且设定短期和长期管理目标,积极吸收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2.学习者。在传统教育环境中,班主任具有绝对权威,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班主任的意见和想法。而新课改倒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实践,班主任尤其需要成为现代化育人理念的积极学习者。

3.研究者。小学生的思想变化非常快,班主任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洞察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其心理动向。

4.组织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侧重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重点,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5.引导者。教师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措施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落实情况。目前,小学班主任在角色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水平较低。很多小学班主任长期工作在一线,形成了固定化思维,并且习惯于依照个人经验开展教育活动。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传统思维,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很多小学班主任对此难以适应。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班主任对新课改相关教育理论缺乏足够了解和认识,无法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班主任。

2.工作压力过大。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多重使命,既要完成教学工作,又要负责班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要与其他教师、家长交流互动。同时,小学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工作时间长等问题都使得班主任疲惫不堪,无法担当好设计师、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等多重角色。

3.教学观念落后。新课改虽然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很多小学班主任仍未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深刻内涵,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这也使得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主要围绕文化课展开,较少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新课改是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改革,班主任要根据新课改需求转变自身角色,积极落实各项措施,最终推动新课改落实与学生成长。

1.开展以新课改为核心的班主任培养活动。各小学要对班主任角色转换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围绕新课改开展一系列班主任培训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举办班主任培训班,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班主任对全校班主任展开系统培养,增强班主任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安排班主任定期参加进修,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新课改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2.有效提高班主任开展德育及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学生不是一个容器,教师向其灌输什么就能留下什么,学生是需要用智慧去点燃的“火把”。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引导和激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收获。因此,班主任要更加平等地看待学生,用朋友之间相处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用心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充分认识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小学生眼中,班主任是成人、长者,他们非常尊重班主任,甚至还会模仿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师德师风对小学生教育的意义。部分班主任认为自己平时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和教育学生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学生内心非常敏感,教师的任何举动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来带动和影响学生,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班主任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学生精神层面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教育者。班主任要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及管理工作的需求,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承担好自己的角色。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