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12日 星期

把职业教育打造成“名优土特产品”


□叶美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匠心”工程。因此,要努力把职业教育打造成“名优土特产品”。

办好工匠学院,培育“名”师高徒。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支高技能水平的教师队伍。常山县成立工匠学院,设立“工匠日”,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把工匠从企业请入校园,以此厚植工匠文化,培养职校师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学校要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加大优秀师资引培力度,科学执行教师轮训与实践机制,努力打造中职名师队伍。要聚焦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全过程,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均衡提升,让每个职校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优”质教育。优质的职业教育,往往是以实践、实训为主,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到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培养,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职业学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突出“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理念,创新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的职教新模式,让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贴近生产实际。要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生产实践优势和职校教师的理论研究特长,构建企业技术骨干、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师双徒制”关系,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对接市场需求,服务本“土”发展。职业教育根植地方经济,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既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又可以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服务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市场需求,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求职就业时更有底气。要按照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动能转换需求,聚焦群众创业就业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在对就业市场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推动专业精准对接产业,课程精准对接岗位,让学生所学的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要加快健全面向广大群众的招生机制和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灵活设置专业,传承“特”色技艺。职业教育的兴起,改变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养模式,广泛取代了手工艺的口耳相授和技艺传承。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技艺的职责使命。要着眼本地传统特色技艺,灵活设置特色专业,促进技艺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工匠和大师。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特色专业,在开拓与进取中壮大特色产业。要大力聘请企业高端技术人才、行业顶尖名师团队、民间工艺大师担任授课教师,留住手艺、传承匠心,真正让学生掌握高端实用技艺,让优秀传统技艺继承发扬下去。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职业学校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脱离了企业就偏离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企业脱离了职业教育就失去了获得所需人才的先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因此,学校和企业要做好“三个共”的文章:共组师资队伍,探索职业学校师资引进制度,鼓励职业学校以合约制形式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鼓励职校教师提升技能,在当好教师的同时,成为企业的培训师、工程师;共搭教育平台,要鼓励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高水平打造一批“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共促事业发展,学校和企业要增强合作意识,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在招生、就业、实习、教学、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推进学校和企业的事业共同向前迈进。

坚持开放办学,打响职教“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具有很强的市场属性。要深化对职业教育办学路径的认识,打破传统的办学思维,从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为职业教育发展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办学,和其他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模式,构建以“高职+中职+社会培训机构”为主的职业培训教育联盟,推进统筹管理、联动提升、规范发展。要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理念,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同时,要把党建统领贯穿职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作者系中共常山县委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