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言 宏
近日,就《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颁布后职业教育领域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宝民。
记者:“职教20条”中强调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此,怎样理解?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有什么特殊重要的意义?
刘宝民: 以全民族文明素养为核心的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职业院校毕业生是我国产业生力军的主体,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新增劳动力70%来自职业院校。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近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庭。高职学生父亲、母亲无业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4.9%和28.5%;中职学生父亲、母亲无业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1.9%和22%。超过60%的中职、高职的学生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且这些学生大多中考、高考成绩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职业院校的孩子培养好,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生力军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职教20条”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所谓“把职业院校的孩子培养好”首先是品德,其次是技术技能。职业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技并修”。
记者:您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同时又从事过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对于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您有什么建议?
刘宝民: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简单讲有三点:一是强化“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意识,二是完善“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体系,三是健全“德技并修”人才的协同机制。
记者:前不久,我走访了一些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企业界人士看重的素养首先是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其次才是技术技能水平。看来,“德技并修”是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强化“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意识?
刘宝民:职业教育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主阵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不应是只有技能的“机器人”,还应强调人文素养的培育。
职业教育强化“德技并修”人才培养意识,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核心政治素养,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成为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完善“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体系?
刘宝民:职业院校要努力构建和实施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德技并修”的培养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德育课、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也要注重挖掘语文、历史、音乐、体育等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德育要素;既要发挥专业课、实习实训课在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也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既要发挥全体教师育人主力军作用,也要注重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的“春风化雨”作用;既要发挥校规、校纪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刚性约束作用,也要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通过打造“德技并修”的培养体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劳动者,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
记者: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那么,如何健全“德技并修”人才的协同机制?
刘宝民: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维护教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这些都提供了根本保障。
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德技并修”办学模式,联合行业、企业,打造共同育人的命运共同体,把立德树人融入“做中学,学中做”,着力培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学校、家庭、政府、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德育协同创新合力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