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言 宏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很多领域。研究显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50%以上的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学生的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该如何应对变化?
教师工作面临挑战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政涛看来,教育将不再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是真正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准备。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提供的准备是“精准准备”,与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精准特色”有关。在学习目标上,“人之为人”是普遍目标,重点不再是习得为将来从事某个职业所需要的特有知识、技能与方法,而是拥有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真正“成人”并走向“终身学习”的基础性、根基性前提。对学生来说,是真正的“学以为己”。满足自身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形成的是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而不只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化知识体系。课堂教学的人工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泛在教育突破了教育空间、方式、场所、内容的限制;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使得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真正实现了所谓的天涯若比邻;智能教育助理,形成了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精准定位、精准教育教学、个性化教学、思维定制逐渐成为可能。
教育研究者阮昊认为,从学业的角度来说,一位好教师最重要的是“把80%的时间花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20%的时间花在内容的学习上”。“我们要的是学为中心的技术,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尤其要避免以技术强化机械练习,强化刷题。技术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目标。”嘉兴市第三中学教师赵亮说。杭州胜蓝实验中学校长李建飞说:“作为学校,可以结合STEAM或创客方式,规划建设人工智能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把AI技术融入学校常态课堂的持续改进之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课堂新样态。”
李政涛认为,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传递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介入者、引领者、指导者以及教学活动的对话者、互动者与合作者。
教师的“变”与“不变”
面对变化,教师们都认为与其被迫接受还不如主动适应。教师们希望人工智能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支配教学。浙江大学教授俞晓鸿认为,要研究学情,用技术的手段收集学生学习的前概念,改变教学策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育研究者沈云云提出,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做到因材施教,为了研究教学有效性,可以提出量化的标准,即个体学生的学习增量。
学生可从线上线下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更应从“教书”向“育人”转变。绍兴市上虞区滨江小学教师叶银昌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分析师,成为学生价值、信仰的引导者,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存的陪伴者”。“我一直记得有位学生对我的评价:做领路人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全国优秀教师、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师金明强认为,越是智能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越多元。身为教师,除了践行终身学习,更加需要修炼自己的“德行”。因为,说到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长时间“保鲜”,一定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关键作用。
智能时代,很多技能性应用变得简单,很多规范性程序可以被开发,智能的应用手段可以不断被升级。“但是孩子们的内心情感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体悟感受,还是很难被替代的。”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师袁华认为。对此,杭州市嘉绿苑小学副校长王巧英很认同:“无论什么时代,关注孩子的内心是否愉悦健康,都是头等大事。”“教育不可能软件化、器械化。”温州市教育评估院王旭东说。诸暨牌头中学副校长寿柏松认为,教师之责在立德树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之“道”是教人成“人”,智能时代也要不忘初心。
在李政涛看来,不变的是“教师的爱”。教师的爱包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习。不变的是“教师的想象力”,包括对人的生命成长可能的想象力,对教学充满无限可能的想象力。无论人工智能给出了多少数据,提了多少建议,都不能替代教师的想象力。不变的是“教师的勇气”,就是面对教学遗憾、教学挫折、教学失败的勇气,是坚持、坚守、坚定和坚韧的勇气,是讲真话、听真话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