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
双休日,我和几位朋友在满觉陇景区一家超市买水果。买了两斤黄瓜、一个哈密瓜,准备再买几个凤梨。老板娘说:“凤梨和菠萝各剩一个,要不要各买一个?”
朋友笑问:“行,你得告诉我们,凤梨和菠萝怎么分别?”
“哈,这不简单?凤梨是十八岁的姑娘,菠萝是三十岁的妇女。”老板娘笑道。
这说法,新鲜、会意。
说着,老板娘三下五除二把凤梨和菠萝削好,各自分装。
“你看,这就是凤梨,嫩、白;这个呢,就是菠萝,硬、黄。”
虽说用姑娘和妇女来打比方,有点对女性不敬,但你还别说,话俗理不俗,凤梨和菠萝我们一直傻傻分不清,经她这么一说,从此一清二楚。
凤梨白,菠萝黄,不会再弄错。
说完,老板娘忙别的去了,让我们自己削哈密瓜。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了,一个哈密瓜折腾得我们手忙脚乱。
老板娘过来,又和我们开起了玩笑。见面五分钟,就像老熟人。叽叽咕咕,说个不停。
朋友在一旁打趣:“哈哈,你别买个水果,弄得老板娘对你……”
“哈哈,你放心,我这么难看一人,怎么会被你们看中……”朋友话没说完,老板娘心领神会,像排演过似,话头接得天衣无缝。
众人笑翻。这老板娘的语言表现力和敏感力,比优秀的语文教师还厉害。
超市老板娘,靠嘴巴吃饭,在做生意过程中磨炼语言;相声小品演员,靠嘴巴吃饭,在训练和表演中磨炼语言;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也靠嘴巴吃饭,则是在上课过程中磨炼语言。
磨炼语言的途径还有很多。著名作家汪曾祺非常重视语言锤炼,他在不同文章中反复提到:“怎样学语言?随时随地。首先是向群众学。只要你留心,在大街上,在电车上,从人们的谈话中,从广告招贴上,你每天都能学到几句很好的语言……语言是要磨炼的,要学的。”
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有简洁、形象地表述事物的本领。这种本领,除了天赋,主要有两大修炼途径:一靠阅读积累,二向生活学习。
阅读是修炼语言的好途径。语文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从典范白话文和典雅古诗文中学表达。遇到精彩的语言,要及时摘记、背诵。不少学者提及自己的读书经历时,都论述了摘记的重要性。这些摘记的文字,能够感动、滋养、激励一个人,也能够陪伴着一个人,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多作家的成功都证明了,有意识的摘记是学习语言的一条捷径。
除了摘抄,语文教师还得向生活这本大书学习语言。生活五彩斑斓,语言多姿多彩。语文教师要善于走近底层劳动者,学习他们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
刚工作不久,我曾有意识地向我们村的语言大师老毛先生学过一段时间的方言。
老毛先生是村里的孤寡老人,从我记事起,老伴便过世了。他靠卖糖果为生,到学校门口以及露天电影院、戏场摆摊。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料想也赚不到什么大钱。
我记忆最深的是,老毛先生无论和谁攀谈,说得最多的就是“老话讲”,嘴里经常会蹦出一串极为鲜活生动的谚语、歇后语。
很多话,我已经记不住了。我曾经花了半天时间,蹲在他低矮的小屋里,用“洋夹土”的语言记录在本子上,并常常翻阅,偶尔还会在课堂里蹦出一两句,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可惜,搬家时我把这本子弄丢了。
我只能凭记忆,去搜索他当年和我分享过的一些精彩话语——
“吃功本地早,讲功饭店嫂”,说的“本地早”是一种橘子,好吃,而饭店里的老板娘,口才好;
遇事棘手,讲成“生猪头难拆”;
分点小利,说是“蟹脚钳掰只”;
“老鼠尾巴生度毒”言轻微之疾,小题大做;
“鸡子壳里拜道场”说不好施展,场地太窄;
“鹅一声,鸭一声”——群情激愤;
“钉打钉,铁打铁”——寸步不让;
“乌龟背石板——硬碰硬”——没有回旋余地;
“放白屁过钱塘江”——空话连篇;
“亮对亮,被絮袋布帐”——彼此彼此,争高低自揭短有何益?
这些方言俚语,多用比喻,形象生动,令人忍俊不禁。
老毛先生挂在嘴边的方言俚语中,不少是跟农时和天气有关。比如“三月三,辣螺爬上滩”“初一十五鸡鸣涨,涨到岙里天度亮”“冬风割肉,春风搜骨” “稻黄一泇,麦黄一夜”“一日落雨一日晴,滴滴答答到清明”“十二月南风正月雪”“夜开天,独日晴”“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谁说识字的人就有文化,不识字的人就没有文化?说来也许你不信,老毛先生其实不识字。这些口耳相传的语言,他凭自己的听力、记忆力和理解力,运用自如。
在我看来,老毛先生肚子里有文化。他的文化,藏在他说的话语中。正如汪曾祺说的“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积淀”。
一个行当有一个行当的文化,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成为语言高手。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博大的文化传承给更多学生,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语言素养应该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素养,语言素养比文凭更重要。
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语言表达是不过关的,不少场合的互动环节,有些教师常常站起来说个老半天,啰里啰唆、拖泥带水,无法把问题提清楚。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可能把语文教好呢?
所以,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好好地读生活这本大书,向超市老板娘学,向保险推销员学,向导游学,向广告学……久而久之,也许能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当然,学习口才,绝不能只停留在技巧层面。“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既要学习具体的表达技巧,又要通过广泛阅读,提升文化内涵,拓展精神疆域。外练技巧,内修思想,方能“内外兼修”“剑气合一”。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