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学勉中学 葛永锋
新高考改革以来,一年三考,特别是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有7次学考、选考、高考,再加上县、市两级的模拟考和学校月考,几乎每个月教室都要用做考场,每当这个时候,各班整理频繁。
整理工作我们班总是最早完成的,而且每次总能成功通过教务处的验收。学生们轻松的表情,让隔壁班还在整理或须返工的师生甚是羡慕,纷纷向我们班打听有什么绝招。
要把学生培训成整理考场的能手,是要从接收新班级开始的。第一次布置考场时,我总是事先做好准备,成立班级验收小组,组员由学生自愿申请,选拔标准只有一个:认真负责,处事公正。
我按照要求传达教务处下发的考场整理要求,问学生:“想不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响亮地回答:“想!”
考场内要求放置30张桌子、32张凳子,教室门口放2张桌子;桌子、凳子平稳整洁,无文字、无图案,抽屉内不留任何物品,墙面洁净无文字。
这就意味着,每位学生要做好自己桌子的保洁工作,靠墙的学生要负责墙面的洁净。
我提出:“你在考试时,希望考场里有怎样的桌子和凳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我顺势提出,以“为自己准备考场”这个标准来整理教室。
第一步,挑选满足考试使用要求的桌子。
由桌子主人到班级验收小组申报,申报成功的桌子命名为“考试专用桌”,建立班级“考试专用桌库”;不符合要求的桌子、凳子,由学生自己贴好标签,整理时搬到指定地点,考试结束后自行搬回。
“考试专用桌库”实行动态管理,“考试专用桌”多于32张时,按学号轮流,学号靠前的学生先将桌子搬离考场。
第二步,摆放桌凳。
验收小组排好五列六排的座位表,给留在教室的每一张桌子凳子确定一个位置,由主人自行搬至指定位置。
考场要求,相邻两桌的距离大于80厘米,桌子与墙的距离大于32厘米。我借来了皮尺,与学生一道先确定第一排中间桌子的位置,用2B铅笔在桌子四脚的地上画线,做好记号;再按80.5厘米的间距,定第一排其他桌子的位置。教室里的其他桌子对齐第一排这5张桌子,排成5列。
第一次考场整理时,人人参与,分工合作,花了我们两节课的时间。但一回生,二回熟,以后的整理速度越来越快。偶尔也有一些学生偷懒、开小差,或者在桌子上留下了“课桌文化”,不符合要求。验收小组发现后,会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改正,不然就会取消其考试专用桌的资格。
不符合考试要求的桌子,每次考试时都要搬离,考完再搬回来,搬来搬去,很是麻烦。一些以前满不在乎的学生,慢慢地转变,积极申请,让自己的桌子也加入“考试专用桌库”。
如此,爱护公物蔚然成风,“课桌文化”也淡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