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季 颖
为国分忧是龚晓南眼中科学家的使命,他说:“国家需要就是研究方向。”
75岁的他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其领衔的团队凭借“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长期居世界首位,但国内大量分布着各种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如何夯实基础,是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他曾前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1988年回国,随后将研究重心转向复合地基领域。
带着团队,龚晓南一边跑工地,一边研究复合地基的基础理论问题。“龚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注重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工程服务。”浙大建筑工程学院博士俞建霖如是说。
30载攻关克难,团队不仅在复合地基理论体系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还研发了系列高性能复合地基技术,形成了复合地基工程应用体系。如今,该技术被应用于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港口、机场等建设中。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中,药学院教授胡富强及团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们的体会是,只有依托大团队、大平台,承接大项目,才能产生大成果。
长期以来,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的常用药——泮托拉唑钠,一直由国际制药巨头研发并垄断。如何让泮托拉唑钠的作用更稳定、有效,胡富强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还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协同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
最终,项目率先突破制药产业化的晶型与结晶控制、迟释包衣和杂质分离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原料药、肠溶微丸胶囊、注射剂的产业化,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该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与市场垄断,而且在国内得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明显降低了产品价格,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支撑。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浓郁的科研氛围以及各项激励举措,其使得团队成员能够安心于教学及科研。确实,近年来,浙大持续打通各类创新要素和平台,优化学科、人才、科研的互动融合机制,初步构建了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研内涵发展,增强核心创新能力。
早在2006年,浙大就设立学科交叉预研基金,为具有明确研究目标、能产生较大的交叉性成果、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有良好衔接、可望取得国家重大项目的预研项目提供资助。同时,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相继推出了学术大师汇聚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专项计划等。
2015年11月,该校又成立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筹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资源,完善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及科技型创业公司孵化”这一体化、全链条、网格化的成果转化体系。此外,浙大还深化了与全国龙头企业、浙江省骨干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促进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的齐头并进。
“我们做科学研究的,总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有意义,把自己的研究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者、浙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任其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