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静远 通讯员 叶建寿 近日,在松阳当地开展的“百名画家绘田园,百幅画卷颂乡村”活动中,出现了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学生的身影。他们用手中画笔描绘起了当地的美丽古村落,学生作品最后在乡村文化礼堂展出,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画说美丽乡村”,是该校开发的乡土课程内容之一,学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乡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能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
开发乡土文化课程是学校推进德育的重要载体。“我们扎根地方资源沃土,挖掘松阳本土特色,在2015年开发了乡土课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走近乡土文化。”校长程发军说,学校的《开发乡土课程,推进课程育人》课题还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案例。
松阳有着1800多年历史,这给学校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松阳实小整合推出了乡土文化德育实践课程,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和特产文化等五大板块。基于松阳当地的人文资源,学校又组织教师查阅《松阳县志》,走访民间老艺人,联合县文广出版局、史志办等单位,开发了《田园松阳》校本乡土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着力点。该教材以“松阳精神”为基石,展现了松阳优美的自然风貌、厚重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程发军说:“这些具象的教材,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明确的内容,课堂也变得生动了。”
用废弃材料制作古松平原立体模型、当地著名景点延庆寺模型……学校的科技节上,几名学生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全校师生。据了解,学校的乡土课程主要通过类似的校园节日活动整体推进。除了科技节,学校还有乡土艺术节、文化节等,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乡土文化气息。
学校意识到,乡土课程的落地生根,仅靠校内实践远远不够,还需带领学生走向校外,触摸乡土文化的真实情境。探访古松平原、观察桥的变迁、跟民间老艺人学习剪纸手艺、当小导游讲解非遗文化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实践活动为学生走近乡土文化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学生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从最初的不太了解到现在的兴致盎然。他们还常常主动去寻找当地富有乡土气息的元素。前不久,学生刘婧扬结合景观文化课程,以探访老字号店铺为主线,拍摄了一段反映古街面貌的视频。视频里,她和同学一起聆听松阳高腔戏曲、听文物店老板讲述每一件老物件背后动人的故事……再现了明清古街的繁华,寻找远去的记忆,收获点赞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