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思想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2日 星期

教师的传统“喜好”会耽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课堂前沿探索扫描
1+2+3+4+5+4+3+2+1=52

□本报记者 黄莉萍

“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是各学科研究的主要指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这样理解核心素养下的思维课堂建设。

“除了课业负担重、课堂教学被动接受外,学生们的不少创造性特征因为不受教师‘待见’而逐渐‘湮灭’。”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卫平如是说。

……

日前,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举行。10余名教育部重点高校、京沪杭教研室的顶尖教育专家,全国20多位知名中小学校长,以及近1000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现场,共话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

思维品质与教师喜好

不少语文教师上课前都会让学生轮流上台开展3分钟的“小演讲”,“有的孩子说到唾沫横飞,甚至超时了还没说到重点”;语文测试中,学生不知道怎么分析段落大意,“就拿着图省事教师的‘鸡毛’当‘令箭’,‘第一句最重要’,错了,那‘最后一句更重要’,又错了”;不管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或写不好作文”……

“皆因这些孩子缺乏思维品质中的概括能力。”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林崇德看来,概括是思维的首要特征,概括能力的强与弱,能够分析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能力特点,“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如果不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很难形成学科能力”。

在《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思维品质的培养》的主题演讲中,林崇德认为,分为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智力与能力最基本的成分, “每位老师都应该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训练,这是各项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50余次,但近年来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的现状堪忧’。”究其缘由,胡卫平分析,除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和学生自身创新素养发展不完善、不均衡外,“现有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是主阵地为课堂的教师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少现有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启发学生思维甚少,知识理解不深刻、迁移不灵活等问题依然严重。”想象力丰富、思维发散、好奇心强等极富创造性的学生特征甚至被排除在教师喜欢的学生特征之外。“老师们的传统思维中不喜欢‘给他们制造麻烦’的学生。”胡卫平认为,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迫在眉睫。

“我不怕孩子们的点子多,而且现在点子多的孩子很多,但教师怎么去驾驭它,甚至怎么取舍,怎么去真正找到有用的东西,这个是重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探索思维型教学已有数年,校长芦咏莉直言这是为20年甚至30年后的未来人才准备的教育,“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跨学科的思考,它是讲一个人怎么去想问题,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去截取信息,怎么应用,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在该校,教师会教授学生分类、归纳、概括和找到事物本质属性的方法。“但这不够,我们还希望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再加上创新。”芦咏莉分享了该校著名的“七个追问”:“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只有这样一种结果吗”“如果不这样,会怎样”“结果怎么得出来的”……

用正方形来做计算题?

小学生看到这样的一道题,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六年级的不少学生却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只因教师游建青给出“请将想法在正方形纸上画出来”这样一个思维的“脚手架”。“孩子们在画图、思考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规律,这样就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课后,游建青这样解释。

“一个正方形的一半是1/2,其中再划一半是1/4,再划一半是1/8……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相加的和,正好是1减去最后划分的分数。”一名学生这样分享自己的思考。

“1+3+5+…+99=( );1+2+3+…+49+50+49+…+2+1=( )……这些算式你还能构建正方形图来解决吗?”

图为利用正方形的拼接思考特定数字的计算方法。

“只要分析特定数列和正方形摆放的对应关系,就能借助正方形图,快速得出结果。”一连串的头脑风暴后,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将正方形当成工具进行数量的计算,这样的课,思维开发的意味较强。”评课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文芳提醒,对于这样的课,教师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为什么要用正方形去解”“为什么不选线段图,不好在哪”“正方形和数的结合是什么”“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无其他方法”……

“要警惕摈弃思考,直接让学生记忆技巧的课堂。教师要尽可能开阔学生更多的思维,抵达数学的本质。”朱文芳认为,数学课的高妙之处不在于教师能教或者学生能解出多高深的题,而在于思维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奇思妙想、解决问题中享受数学之美”。

“所有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活动中,来自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思维型教学基地的9位优秀教师分别在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学思维4个学科领域作了现场优质课展示。胡卫平认为,衡量课堂教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是否积极思考。

思维课堂的多元路径

“成长型思维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需要设计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为核心,突出学生心理素养和思维力提升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江苏省心理课程基地主任、无锡市羊尖中学教师尤迎九这样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定义。在他的带领下,师生一起在“创意海报、肚揣气球(体验怀孕)、穿越A4纸”等主题中,体验设计、动手、写作、演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最令他得意的是,这学期团队中的一位教师因为临时岗位变动,兼任了一个班级的化学课。联想、对比、概括、推理、提问、打破定势、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型教学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她的化学课很快成了这群初三学生最期待的课!”尤迎九说。

“思维型课堂是能实现高表达力、高合作力和高目标持久力的课堂,是学生能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的课堂。”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原校长陈沪军说。

“思维型课堂是学生从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的课堂。”北京教育学院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晓雅认为,真正的STEM学习就是思维深度参与与创造的课堂。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应该先研究身边的环境和资源;研究指向教学内容的问题或者任务的开放程度;研究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支持探究的深入程度和多样化程度;研究如何让学生养成倾听与表达的习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这样理解教学方式的变革。

“思维型课堂需要与核心素养落实相向而行的多元化评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认为,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