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由于评价体系的畸形化,很多高校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不够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一些“水课”频频出现,最终影响了育人质量。
要矫正流弊,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本科院校应当像重视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一样,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研文化”。
首先,要促使教师投入教学教研的热情从个体走向群体,由自发走向自觉。对高校教师来说,教师是第一身份,教学是第一工作也是责任,在“把课上好”上花精力是理所应当的事。本科院校应该继续深入落实教学与科研的等效评价,把一些因为科研考核压力大而无法在教学上投入足够精力的教师“解放”出来;继续完善教师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让对教学有兴趣、也有特长的教师找到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鼓励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让科研为本科教育服务,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质量。
高校的科研往往需要“团队作战”,教研同样需要教师的协力参与。一方面要发挥好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督促和推动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开展,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大规模的集体教研,营造学习氛围。学科有不同,方法有相通。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通过交流找到教研路上的志趣相投者,并在集体学习中得到浸润和提升。
其次,要遵循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改进和优化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教师培养要遵循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即“教师成长=教育教学经验+反思”。在活动设计时,高校的教研活动要能引发教师思考,增强体验性。可以按照“模拟示范—教学反思—专家点评—交流体会”的完整流程,引入工作坊等互动形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反思与教学创新能力。高校的教研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忌大而全,应符合本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比如,高校教研培训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包括师德师风、专业目标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学业评价改革等多个主题。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心不能坐等教师主动提出需求,可以尝试送教上门等方式,针对各教学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同时,针对个体教师的研修活动还应该有自身的连贯性,落实“诊断—跟踪—反馈”环节,不断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能力发展的新目标。此外,高校的教研活动还要充分发挥朋辈、学生等主体的积极作用,探索师师互评、师生互评,实现朋辈互助、教学相长。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每年面向全校开设公开课400余门,采用“巡察—听课—评课—反思—改进”的方式促进教研。参与巡察教师深受启发,通过迁移转化,其教学反思能力、评价能力明显增强。学校还试点实施了以“学生教学评议—教师回应与制订改进方案—教师改进”为基本流程的课堂教学陈述活动,学生作为平等主体参与教学决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驱动,也有效解决了以往“学评教”制度中人本性和发展性评价缺失的问题。
最后,要积极用制度的力量去推动“教研文化”的连绵不断、日益兴盛,让有力的制度成为“教研文化”的保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组织机构、相关办法的完善,对教研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进行保障,将教研活动的参与及表现与量化考核、教师评职聘岗等挂钩。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组织活动,及时展示教研成果,表彰优秀教师与教研团队,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从而形成崇尚教学、潜心育人、追求卓越的氛围。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