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7月6日 星期

如何让师德培训更有实效
——宁波市江北区试点混合研修新模式

□舒玲玲

“某幼儿园老师为了惩罚没有漱口、喝水的小朋友,开紫外线灯吓唬他们,还美其名曰‘消毒’,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由一则师德案例引发的讨论让原本宁静的培训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参训教师们各抒己见,在头脑风暴过后,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处理类似事件的新方法。

这是出现在6月20日宁波市江北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专项培训中的一幕。与其他培训严肃、沉闷的气氛不同,这场由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共同策划、组织的师德培训,教师全过程参与、分小组思辨,事后还要结合培训内容回到所在幼儿园进行自查、反思与追问。“如何让师德培训更有实效,是我们在策划培训项目之初就反复思考的问题。”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徐奋说,她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培训,并将之转化为教育管理的“生产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育人智慧。

培训要指向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内容”到“急救原则与急救方法”,从“幼儿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到“幼儿园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与安全相关的培训内容总能牢牢抓住幼儿园教师们敏感的神经。“过去一段时间其他地区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从自查、预防到应急处理和舆情应对等能力,我们都有待加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江北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朱晓瑜说,最初当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培训项目专家和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徐奋来园里调研“最需要哪方面的职业道德与法规培训”时,她毫不犹豫地投了“安全管理”一票。

不只是江北区中心片区幼儿园,慈城、洪塘、甬江等7个片区的幼儿园都留下了徐奋和项目专家们走访、调研的身影。秉持“培训要指向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一质朴的培训目标,徐奋和项目开发组老师认真听取一线幼师们的要求,调整培训内容以尽可能地回应一线教师的关切。于是,“如何获得职业幸福感”“幼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家园共育如何落到实处”等内容逐一被纳入本轮幼师“职业道德与法规”专项培训当中。

“这些几乎是每一位幼师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回,将培训成果直接转化为教育管理中的‘生产力’。”徐奋表示,集中面授只是本轮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采取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研发的“混合研修”模式,参训教师们需要完成16个学时的网络研修、6个学时的师德实践和8个学时的线下研修,“学习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要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徐奋如是说。

能让教师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教师们对各级各类培训并不陌生,但是培训全过程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在甬港幼儿园副园长陈夏梅看来还是第一次。“授课专家的节奏把握得特别好,他们抛出的每一个案例后面都跟着相应的问题,引领我们全程都在认真思考和回答。”陈夏梅说,比如“来幼儿园参加亲子运动会的爷爷受伤骨折,幼儿园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在哪些方面存在工作纰漏”之类的问题就很有现实意义,能够指导她们更好地完成类似活动的组织、安保和实施工作。

带着从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陈夏梅回到甬港幼儿园组织全园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反思该幼儿园在工作中是否存在同类问题,并形成了一份幼儿园安全自查报告,不仅成为该园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且通过上传到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平台,共享给了更多区内外的幼教工作者。“‘混合研训’让我们养成了日常思考和追问的习惯,除了能从网络研修中汲取幼教同行们的教育智慧外,还能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培训所得。”陈夏梅说。

然而本轮培训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不只有方法论,更有价值观的引导。甬港幼儿园园长何妨聆听完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绍兴市教坛新秀斯怡安老师“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的讲座以后,对于自身的情绪管理有了更多心得。毕竟,幼师面对的是如同白纸般纯真无瑕的孩子,幼师自身的情绪管理对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养成和良好习惯的培育影响深远。“我们要善于感受同伴的力量、发现自己的力量、分享孩子的力量,这是我们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何妨感慨地说。

最终回归到育人智慧的提升

因为在培训中详细讲解了遇到校园安全法律法规问题该如何应对,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态科学研究院法治研究所所长、律师夏雪很受参训教师们欢迎。为了更好地帮助江北区各幼儿园,夏雪通过组建聊天群的方式,将服务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给更多幼儿园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指导。

像这样,不止将培训服务停留在集中面授层面,而是更专注于渗透进幼儿园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江北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专项培训摒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培训模式,而是以解读、引领、启发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们认识到日常幼教工作中存在的素养有待提升、应对舆情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最终实现育人智慧的提升。

于是,江北区涌现出将自闭症孩子视为“全班最小的妹妹”,从而激发其他孩子照顾妹妹、宽容妹妹的朱玲玲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一个甜美幼教梦的祝君君老师;用“专业的爱”尊重、理解孩子的石晶晶老师……一大批师德高尚、治班有道的教师成长起来,释放出他们的爱与智慧,不断推动着江北区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