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7月2日 星期

该给大学生合理“增负”了


□熊丙奇

近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强调,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他们的学业挑战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常被人用来形容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反差较大的现象。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沉重。而到了大学,一些学生不再努力学习,甚至“混日子”。对此,陈宝生提出,除了要求大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还必须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办学制度,实行“严出”培养模式。

当前高教领域的不少问题,实际上和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不严有关。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生把高考升学作为“终极学习目标”,特别勤奋地学习。一些人带着获得高分,进入好大学的目的,并且认为只要考进大学就自然能“顺利”获得文凭。因此到了大学之后,失去进一步奋斗的动力,浑浑噩噩度过大学时光。其中少数人甚至一进大学就过起“养老院”般的生活。

与国外同龄学生比较在意接受怎样的高等教育相比,国内的学生更在乎能否被好的大学录取,认为被录取就意味着成功。很多中小学校和家长也把考上名校视为学生奋斗的终点,较少关注他们进入大学后的进一步发展。而被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一部分原因也和大学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特长,缺乏创新创造能力有关系。某种程度上,一些大学生仅仅只是拥有大学生身份的“假大学生”。

大学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国内的一些大学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存在办学功利化的问题。不少大学考核教师,用的是能展现办学成果的论文、课题、经费等指标,实际上是在引导教师把精力用于学术研究,而不是人才培养上。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办学环境中,教师投入教学精力不够、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就不足为怪。

其次,我国大学对学生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培养、计划管理,这让大学没有竞争压力,也很难淘汰学生。在美国,大学实行自主招生、自由转学制度,一名学生可申请若干所大学,拿到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这迫使大学必须以教育质量和教育声誉吸引学生选择。同时,在学生求学期间,如果对学校、专业不满意,还可申请转学,与之对应,大学也可淘汰达不到学业要求的学生,新生留校率和毕业率是美国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有的高校也开始淘汰不合格的学生。但是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要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就必须重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和美国的可再申请大学完全不同。由于淘汰学生没有畅通的机制,因此不少学校也更愿意实行“宽出”,减少麻烦。

给大学生合理“增负”,并不是给大学生提出额外的要求,而是实现大学育人功能的基本要求。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的培养要求,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全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和成才观。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