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论文四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6月22日 星期

立足班本课程实施 窥探教师专业成长


□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中心

幼儿园三汇分园 李安娜

幼儿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种表现,其发展提升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梯上升状态。我们必须正视教师专业成长的这一特点,全面认真地观察每个教师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策略,帮助其更快速地成长与发展,从而养成积极正面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行为的不断规范和教育技能的日趋娴熟。

一、班本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最终是要落实到各个班级的每个幼儿身上,由社会层面、观念层面的课程,转化为教师层面实施和幼儿体验到的课程。因此,“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实施”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最基础、最下位的,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然而在落实开展的过程中,却问题频出。

1.主观臆断,入误区——儿童本位观缺失

幼儿园课程实施要求我们应该关注和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应该让孩子走在课程的前沿,教师作为支持者应站在后面,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而很多班级教师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都在绞尽脑汁地想“我要做一个什么课程,明天上什么课,后天展开哪些区域游戏”。当询问其“这是你们小朋友喜欢的吗,这个主题确立的背景是什么”时,教师们一片茫然。显然,这一主题的产生只是教师自己的主观臆断。

由此呈现出教师课程实施中的第一个问题:儿童本位观没有在意识层面上得到真正的树立。教师并没有真正明白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谁以及课程究竟为谁而做。

2.急功近利,走流程——课程观一知半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观念形态的东西仅仅“知道”是远远不够的,“知道什么”并不等于“相信什么”“追求什么”。很多教师在口头上说要先去观察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可是在具体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急功近利,走流程的现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真正地去关注幼儿的需求。

这也是教师课程实施过程中第二个问题——专业化水平不足的表现,即教师对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课程观一知半解,立足于班级的课程实施可以是,也应该是一个“实施—发现问题—调整—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得课程推进深入、深化。

3.苍白无力,重教学——课程实施脱离环境

“环境是会说话的课程”,班本课程实施中应该关注班级环境与课程实施的融合性,为凸显课程的实效性服务。这一观点鲜明地告诉我们,班本课程在落实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集体教学,还要关注课程落实过程中环境的创设和运用,使得幼儿能将自己所学通过环境、区域表达出来。而有些教师却将环境的跟进创设从本班课程落实中剥离出来,使整个课程的落实苍白无力、支离破碎。

教师将课程的实施从主题环境中剥离出来,对于过程性的环境呈现、幼儿过程性的游戏效果、评价等一概不关注,出现了“不完整课程”。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窥探和策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教师对课程有效实施的内涵还是没有真正地解读、吸收和内化,一知半解者居多。

1.静待——“水到渠成,鱼自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学习这条幸福道路上来。”面对儿童本位观缺失的教师切忌心急,只能耐心地“等待”。

引导其去“读幼儿”,推荐其“阅读”,在“阅读”中去发现儿童的力量。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阅读”,除了书本的阅读,还要进行“现场的阅读”,即观察幼儿的需求、行为,以学习故事的形式记录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点滴兴趣,在此过程中等待教师的成长与发现。

给予教师时间,静静地去品读,细细地去感悟,当然也给予小小的建议和压力,可能就在一个不知不觉的瞬间,一切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课程也就随之诞生了。

2.激励——“避重就轻,藏玄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我们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闭门造车”,不管自己对课程理念的解读正确与否,“不问、不看、不说、不学”,结果总是差强人意。面对这类教师,关键是激发内驱力。比如作为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应当保护该类教师的自尊心,适时地“避重就轻”,弱化其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对消极的一面,夸大其课程实施调整并取得更好效果的一面,使其获得成功感,变成“我要去学”。

原理就是教师跟孩子一样,他们也喜欢听好话,喜欢得到表扬,而这又会激励其再次地去学习、去创造。

3.点拨——“云淡风轻,露深意”

“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者,不在于能发现多少问题,更关键的是能解读多少问题”,教师需要的不是告诉他“你哪里有问题,哪里做得不好”,而是适时地给予建议“可以怎样做,这样实施会不会更好”。

比如一类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师,“挑刺”是万万行不通的。如何使其接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的问题?可以有几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先欣赏—再肯定—露疑惑—表可惜—给建议。不露“指导的痕迹”,在云淡风轻中给予点拨,而教师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把握住课程实施的整体方向,并且减少了抵触的心理,达到双赢的效果。

综上,提高幼儿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立足于儿童本位,立足于教学前沿,而作为教学管理者要灵活自己的管理机制,为共同的发展作出努力。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