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论文二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22日 星期

基于农历课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

小学 沈 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有更多的平台、途径和方法,我们学校开展了“在农历的天空下”农历课程。以秋季白露节气起始,至来年秋季处暑节气结束,历时一年。这是一个浩大的综合性活动过程,学生在学习唐诗宋词、民风习俗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慢慢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劳作憩息,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课程的很多内容可以和语文学习相结合,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每个节气的学习一般包括:节气概述、节气景观、节气成因、节气诗词、节气农谚和活动拓展六个方面内容。所以,在学生学习农历课程的同时,笔者根据这六个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

一、听说结合:节气概述与成因

在农历课程校本教材编写中,对于每一个节气的概述,基本上会从气温、天气、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内容去介绍;而节气的形成原因一般用比较科学的语言讲述,为的是让学生听得明白。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中国天气》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听完以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可以一个提问,一个解说。还可以将视频的声音去掉,请学生上台根据视频画面来介绍。学生回家后,要求学生将课上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家长听,通过校讯通请家长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重述的质量,并将情况反馈在家校联系本上。

二、读写结合:节气诗词与农谚

这里的“读”,主要是指节气诗词诵读;“写”指的是节气诗歌,包括古诗与现代诗仿写与创作。

笔者将“读”的训练主要放在新授课上,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诵读和易于理解的节气诗歌,并分几个步骤,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

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诗词,但并不是所有诗词都适合四年级学生诵读,所以必须作相应的挑选。在经历“清明”节气的时候,选杜牧的《清明》;在经历“谷雨”节气的时候,选翁卷《乡村四月》,这些诗歌是教材中本来就有的,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歌,对学生们来说比较熟悉,就比较容易领会意思。

“雨水”是春季的一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天气回暖。为此,我们选择诵读的诗歌是《春雨如丝》这首现代诗,这首诗不仅写出了“雨水”的特征和独特景观,还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学生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不屈生命力。

节气诗歌诵读,需要有教师指导,在教师的范读、点拨之下,然后让学生沉浸在作者描述节气的景象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每首诗歌指导要经历“读正确诗句—读清楚诗意—读明白意境”这三个层次。

让学生从诵读诗歌,到仿写诗歌,再到自己来写诗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写诗对自己来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仿写,就是给学生今后的创作搭建一个台阶。在学习“谷雨”节气诗《乡村四月》以后,让学生来写一写我们萧山的湘湖,就有了《湘湖四月》。题目可以改,地点也可以改,如把湘湖改成西湖;还可以改时间,如把四月改成七月学生就可以对景物和人的活动形成区分度,便能写出一组一组诗歌。

三、写说结合:节气景观与风俗

学生对某一个节气有了整体印象以后,在接下来拓展活动中,不妨让他们针对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观察、研究:可去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可与家人一起经历节气习俗。每一次拓展都是可贵的体验,笔者和学生一起参与,用笔、相机,将自己的观察与实践活动记录下来。

1.写观察日记

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概况,会有意识地去观察植物、动物、气温等节气变化,此时,需要重点指导与反馈。

同一个节气里有很多事物可以去观察,为让学生的观察更有目性,我们会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如教室门口花坛里种的山茶花,什么时候吐绿,什么时候长苞,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凋谢,什么时候结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持续观察记录表,学生们有共同讨论对象,最后写出观察所得。

在定点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自由观察,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节气变化,或者亲身经历的节气风俗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兴趣会更浓厚。如清明时节,带上鲜花祭奠亲人,同时踏青,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观察人们的活动、动植物的生长,体验每一个节气的特点,感受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会观察事物、积累写作材料。

2.说观察所得

学生写下观察日记,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来展示,才能保持学生的观察和参与热情,并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在节气汇报展示课中,笔者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说说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收获,边说边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这样,学生的说话时间得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四人小组交流基础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小组成员的实践成果,锻炼他们的口才与胆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