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6日 星期

两大瓶颈制约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兰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玉花

实现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是基础。在乡村,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文化的孵化园。教师是乡村文化的孵化者。目前基层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如何?6月1日,笔者组织了一次小型调研活动,来自兰溪市最偏远的9所农村小学的几十位教师参与其中。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两大困惑,应引起重视。

一是工作及杂务负担偏重。在调研中,从教师的工作量上看,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课时多、跨学科、跨学段成乡村教师课务之常态。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兼任其他工作更是常态。在调查中,周课时最多的是23课时(一年级包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兼任学校图书馆和党建工作。跨学段最严重的教师共跨五个年级,教二年级数学,同时教三到六年级的英语。

其二是兼职情况多。现在检查、考核多干扰了农村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数量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村小学编制虽然少,但按照上级要求也必须配足配齐各种行政岗位,教师一人身兼多职已是常态。这次调研的学校,教职工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8人。乡村教师学校事务性工作负荷。

二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此次参加调研的乡村教师表示,入职时对教育充满期待,努力提升自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信心渐渐开始丧失。主要原因有:

成长靠自己,专业缺引领。三位教龄在三年内的教师表示令他们比较纠结的是现在他们的成长只能依靠自己。入职以来,教研员进校听课都只有一次。学校也没有建立听评课制度,更得不到老教师的引领。即使像参加教坛新秀评选这样的重要经历,也没有人给予指导,一切靠自己琢磨。学校没有平行班,因此,一些乡村教师成长基本靠自学。

城乡同条件,评比失信心。在调研中,“可不可以不让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一起比?”成了比较一致的呼声。的确,乡村教师成长土壤相对贫瘠。乡村教师在入职时就与留城教师专业上存在差异。在各类比赛中,城乡设置相同的评比条件,乡村教师胜出的机会相对就少了。长久的失利,导致乡村教师失去信心。

笔者认为,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今后各地应按班级数配比教师,最好按照课程开设数每校配备或者相邻学校共享专任教师。各项检查考核应对乡村学校适当予以减负,将更多的检查考核转化成指导协助。教研部门要设计有利于激励乡村教师成长的考评机制。科研部门要致力于以科研项目引领乡村教师成长。教师培训部门要深入乡村,设计有助于乡村教师成长的培训项目。比如浙江省2008年推出的领雁工程,让一批乡村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建议以教育共同体为单位配齐乡村小规模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等短缺学科教师,采取“走教制”,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开齐课程。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把乡村小规模学校不仅建设成环境“小而美”的学校,还要建设成质量“小而优”的学校。加大交流轮岗制度,通过定期交流、对口支援、走教等多种形式,引导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流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