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4月20日 星期

安吉倾力打造“学生家长圈”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中小学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近年来不断构建新型德育体制机制,挖掘各类课程和活动的德育元素,努力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多彩未来。本报今起推出《德育工作巡礼》栏目。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陈蓓燕

安吉县鲁家村这些年环境的变化,王女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但让她最感慨的是村里新设了家庭教育指导站,“常有专家来开讲座,给我们讲亲子沟通,讲孩子成长过程的特点,讲家庭成员相处之道,听后我才明白为啥孩子放学回家总不爱搭理我”。

作为“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安吉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该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姚锦友看来,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生态圈,只有用好的家风来浸润,才能育出好苗,从而实现全县教育生态的绿意盎然。

这也成为2016年安吉县发起“护美家庭教育绿水青山”行动的指南和宗旨。

同年11月,安吉县正式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心主任孙水香告诉记者,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教育一家的事,中心的成立就是汇聚县民政、妇联、计生委、文明办等9部门的合力,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在家风建设、文明创建、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用了一年多时间,安吉初步建起了“县级家长学校总校—乡镇(街道)家长学校管委会—高、中、小、幼家长学校”这样的三级组织管理系统和教育培训网络,并制定了“六五四三二一”的家庭教育实践载体,规划了教师家庭教育素养提升、家长学分制、家庭教育指导站等建设项目,并将“家庭教育素养提升”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培训。

在安吉县凤凰山中心幼儿园,一进门,记者就看到了该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委会、校管委会等人员组成图,权责分明。园长郑爱乐说,家庭教育的开展并不难,难就难在落地落实。为此,她提出园区每一天都是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园亲眼所见,亲身体会。

一开始推行“安吉游戏”时,家长们都不支持,怎么办?郑爱乐说,可以先让家委会成员来园看日常教学,再请家长们在家长会上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担心都说出来。整个过程,教师都在仔细倾听,并在家长讨论完后给予专业的讲解和指导。就这样,一个反映问题的家长会成了一次解决心病的辅导。这一体验与对话式的培训方式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肯定与赞赏。

与此同时,安吉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了,国家家庭教育讲师团的部分成员、县里优秀的心理咨询教师、专业领域及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加入其中,壮大了家庭教育的指导力量。他们定期走村入户,在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的协助下,手把手辅导家长,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送到了最基层。

在去年秋季开学的家长会上,安吉育澜中学党支部书记夏畅郑重地给每位家长发了一本学员证。未来3年,孩子在校学习,家长们也要在家长学校学习并修满学分。“孩子回来说学校要求亲子共读书,还要给家长打学分。一开始我并没在意,后来看到微信群里其他家长经常发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照片和共读感言,我也尝试与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孙女士说,在读书过程中忽然发现母子俩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愉快地交谈了,这感觉很妙。

为方便学校和家长,每项活动都专设一个二维码,家长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在参与活动后自动结算学分。育澜中学不少班主任都反映,一个多学期下来家长的变化非常明显,提出让孩子回家住宿的几乎没有了,听讲座时提前走的家长也越来越少,且更尊重和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中心今后还会继续探索激励措施,比如家长获得的学分高,孩子在同等条件下评优评先优先;所获得的学分还能购买更好的家庭教育课程等。

中心成立一年多来,该县教育局明显感觉到各部门开展家庭教育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每次我们有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总会无偿提供场地,民政、妇联等多个部门也会在经费、人员等方面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孙水香表示,中心还将突出业务导向功能,帮助全县乡镇(街道)、学校开展“规范+特色”的“一地一韵”“一校一品”家庭教育品牌创建,带动每户家庭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令淳厚的家风代代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