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24日 星期

让教育变得更智慧
——盘点委厅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三

□本报记者 张乐琼

通讯员 禹丽锋

如果说微课是“前餐”,那么利用乐课网对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进行即时、直观的统计,利用“拍照上传”“推送”“批注抢答”等功能开展课堂互动就像是“大餐”……近日,东阳市白云初级中学校长徐海金执教的《香菱学诗》继摘得省级“优课”后,又被评为“部级优课”。但要是没有省教育厅配送的50台数字化移动学习终端,这样的“未来课堂”可能还要迟上几年才能与学生见面。

在2017年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提出为全省中小学配备两万套移动学习终端,资助全省中小学校建设500个学科教室和100个创新实验室。通过努力,全省投入2100万元,为相对薄弱地区的中小学配备了2.06万套移动学习终端。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说:“未来,我们的课堂是借助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样态,通过数据导向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差异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无限热情,去年省教育厅还资助建设了514个学科教室和110个创新实验室。如今,全省66.14%的中小学建有学科教室或创新实验室,有力地支撑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新投入使用的科学教室拥有7台触控大屏,可以开展电磁学、力学、声学、热学、生命科学等五大类实验探索。在五年级《人体的呼吸》这堂科学课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常说,人类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究竟是不是完全这样呢?”话音未落,学生们就纷纷将收集好呼气的塑料袋取出,插入传感器,一一记录触控大屏上红色的二氧化碳值和绿色的氧气值。求是教育集团副总校长葛宝根说,学科教室是在给课堂做加法,知识与教学需求因为有了技术切入,让原来抽象又难以讲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这样直观、实证的方式予以突破。

而在义乌市义亭中学,新落成的“天工开物创新实验室”注重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又创新服务于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设计出一款管式静电除尘装置,可达到瞬间无烟尘。他们还结合化学、物理、技术等学科知识,把氢燃料汽车模型升级到了第三代。

为大力推动智慧教育建设,去年省教育厅还将开通省智慧学习广场、新开发千个微课资源以及为家庭教育建设微讲座资源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

去年11月,“之江智慧学习广场”正式上线,与全省11个设区市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师生们只需要一个账号,就能登录地方、省级、国家级平台。同时,实际新开发建成精品微课资源3000个。截至目前,该学习广场已汇聚优质数字资源500万余条,上线网络课程2000余门,发布微课资源超过3.6万个,总访问量突破7.76亿人次,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与此同时,为提升全省家庭教育水平,省教育技术中心还着力打造浙江教育网络电视“家长学校”栏目。时长15~20分钟的微讲座共有100节,可供全省中小学家长免费在线点播。从社会关注的《新旧高考一句话讲明白》到侧重教育理念启迪的《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从普及传授家庭教育技巧的《孩子爱玩QQ、微信朋友圈,怎么办》到帮助家长更懂孩子的《家长怎样与孩子谈考试成绩》……这些有特色、接地气的微讲座真真切切地帮助了家长,让他们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