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甜美的歌声、准确的发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的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引来网友无数好评。不久前,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中英文授课的双语学校。学习汉语、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选择。
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在复旦大学日前主办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论坛上,不少高校的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们有着同样的感受:现在来学习汉语的学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是留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也为高校对外汉语的师资储备、课程开设等带来一系列难题。
留华学生增多,“汉语热”持续升温
“这两年虽然我们的语言留学生与前两年数量基本持平,但是接受学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有了很大增长,所以我们的教学任务一点也没有减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吴中伟告诉记者,不论是在自然科学专业还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留学生的人数都有增无减,部分院系的留学生人数达到了10%左右。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6年留华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近2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2%;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超过6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14.46%;非学历留学生超过23万人。而“一带一路”沿线64国来华留学生人数与上年度同比增长达13.6%,高于各国平均增速。
沪上各高校的留学生人数也呈稳定增长。同为留学生接收大户的华东师范大学,去年接收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留学生,其中语言生为1853名。在上海大学,去年共有4117名留学生,其中约500名学生需接受汉语教学。
从单纯学习汉语,到学习“汉语+专业”
传统的汉语言课程虽然仍是留学生的首选,但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倾向于选择体现中国特色的“汉语+专业”型课程,如经贸汉语、汉外翻译、文学与经济学等专业方向。未来对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将转变成“汉语+其他专业”的模式,这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告诉记者:“在欧美大学,学生学习语言课程,往往要求他具有海外沉浸式学习的经历。因此现在即便是语言生也都是国外汉语言专业来交流的学生,和过去有很大差别。这对我们也是很大的挑战。”
在东华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了大多数,该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顾伯洪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的先进科技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十分向往,因此在东华大学学习理工科的学历生非常多。
对外汉语教师需求激增,师资紧缺
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不少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储备却显得有点吃力。
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共有80多名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口语课程及综合课程,按照小班化教学要求,每节课每位教师需教授5~20名学生,平均一周要上20课时。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52位对外汉语教师需教授近1000名学生的汉语言专业,平均一周要上14课时。
在上海大学,据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喜明透露,国际交流学院26名在编教师需对接500多名留学生,这还不包括那些非学历留学生所接受的短期班与项目班课程。
更重要的是,国际交流学院承担的不仅是教学,还有文化传播的任务,这些师资招聘的要求与其他专业教师不尽相同。除了在专业要求上必须有博士学位以外,不少学校还要求至少有1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
对于新教师录用的高标准,加上在编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如何有效缓解对外汉语教师师资紧缺成为许多院校摆在眼前的难题。目前东华大学聘请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研究生为兼职教师,以这种方式暂缓对外汉语教师的压力。
作者:李晨琰
《文汇报》2017年11月1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