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
陈治勇
我走在路上,看到地上的脚印一个接着一个,新脚印替代旧脚印,脚印叠加脚印,终至模糊一片。我无法辨别这些脚印来自何处,通向何方。但我知道,每一个脚印走出各自的人生,脚印的主人或贫或富,或忙或闲,跟我一样是芸芸众生。每一个脚印都是一个答案,每一个脚印都有一个主题,模糊里有着清晰,交织成生命乐章。
这些纷纭的脚印突然让我想到语文试题。
临近期中或期末,我们也偶尔小练。语文考卷的阅读题有所谓的“参考答案”,让我犯难,因为学生的答案书写着各自对于字词篇章的理解。我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它们都有理。
但是,“参考答案”却让我无言以对。譬如,题目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答案竟然出现“博学多才”。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断送在这个“博学多才”上。
再譬如,“请赏析画线句子……”答案必然会出现“××描写1分”“××修辞1分”“××表现手法1分”,漏答将会扣除相应分数。
我想,当初学生学习“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写作服务,本该运用于作文实践,却变成了考点,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达成一知半解的效果。难道一个人在欣赏文学佳作的时候,脑子里会跳出这些所谓的知识点吗?也可能会,那是思维被考试“烤焦”的结果。
当我们读到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时候,我们会为作者放飞的想象惊叹;当我们吟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万千愁绪的分量。我们能够在文字营造的意境里,与李白同上高楼,与易安同感悲伤,见落花而流泪,闻鸟鸣而心惊,因为我们都是人,都能被好的文字打动。
打动我们的不是知识点,而是铸在文字里的情感,无法与文字剥离的情感。
试题中还有“某个段落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答案里就总少不了“过渡”“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呼应前文”之类的“套路”,对这些“套路”没有实质性诠释,只要套上,皆可得分。以某市2016年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为例,答案明确写着“突出文章主题”,阅卷组商定,漏答扣2分,写上得满分。我不知道“突出文章主题”几个字的含金量在哪里。
一个受过应试模式训练的学生,为了答对得分,可能会一股脑儿将“知识点”往卷面上搬运。可这样的“答对”有意义吗?阅读理解应该考查“突出什么主题”,“什么”才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这涉及一个学生对文章真正的理解。
做《驻守荒原》一课的练习,在回答文末“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茎秆在寒风中抖动,犹如火焰一般”这个句子“有何妙处”时,我觉得很多学生的回答都可以得满分,因为我从字里行间看出他们读懂了文章。
学生回答:用“红柳”比喻老韩,用“火焰”比喻老韩的心,写出老韩对儿子的深爱,还有他坚守岗位的恒心就如火焰一样不灭,歌颂老韩无私的奉献精神。
初一学生能答到这个程度,可谓精彩。然而参照参考答案,4分的题最多得1分,而且是同情分。 参考答案:结尾深化了文章主题;与前文内容相呼应;借物喻人;将老韩对儿子深沉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文章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赞美像老韩一样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工作岗位的普通人。
多么严重的“套路”!这句话深化了什么主题?与前文什么内容呼应?“借物喻人”在学生的答案里是否已经运用?“赞美像老韩一样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工作岗位的普通人”是否有故意拔高人物形象之嫌?我觉得这样的“参考答案”,硬生生地将本该鲜活的思维和情感变成如僵尸般没有血气的文字堆积。
为什么这些“刻板答案”会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多年的传统力量在作祟,另一方面是教育者不作为所致。这么多年改来改去,试题答案汤药依旧。
其实,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应该打破刻板的老套,比如批阅作文时,阅卷教师应提醒自己,不要习惯于用几条似乎千古不变的规矩准绳,去“套”学生们也许不那么有板有眼、有腔有调却也显得鲜活、别致的作文。
不要用“套路”害死语文。语文关乎性灵。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教师在作评判时都不可太过拘泥,要记住人的思维是灵动的,情感是丰富的,文字是有意味的——就像地上那些纷纭的脚印,通向的是一个个有着自身完满性的生命,一颗颗独特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