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丹
在小山坡上,孩子们爬树、荡秋千、过树桩,在情境游戏中感受乐趣;在小树林里,他们探索、学习,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涂鸦区,涂鸦墙、石头、木块都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创作素材;在小球场上,他们追逐、奔跑,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在铁皮汽车、木制帆船边,他们休闲、玩耍,在看似悠闲的时光中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谁能想象,记者眼前好玩的杭州市余杭区运河第二幼儿园在5年前还是一所户外活动空间十分逼仄的薄弱幼儿园。
“每当看到孩子们玩耍的身影、纯真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就被满满的幸福感所充盈。尽管园所环境朴素,但只要孩子在这里过得开心快乐,那就是‘巴学园’。”园长金丽萍告诉记者,曾经在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时候,就想象着自己亲手打造一个真正的“巴学园”,那里的所到之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每天都可以吃着带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午餐,可以上着自己喜欢的课程,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开展户外游戏。
2012年,金丽萍从一名城区教师成为这所农村幼儿园园长,她强烈地想把梦想中的“巴学园”变为现实。第2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运河第二幼儿园的办公经费有了保障。于是,她和教师们开始“精打细算”,逐步改造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我们每月积攒一点,再积攒一点,攒到足够可以改造一个角落的时候,就亲手设计和制作,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又一个有趣、好玩、冒险的户外游戏场所。”她回忆道。
想要让游戏真正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光是改造环境还不够,金丽萍相应地调整了幼儿园的一日作息,她要求教师在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达到两小时的同时,还要保证幼儿连续一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融入并且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此,她在幼儿园开展了“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解读,提升游戏质量”的园本研修,循序渐进地推动教师懂得观察并支持孩子们的游戏。
短短数年,她就引领教师团队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定要有“游戏精神”,一定要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一定不干扰幼儿的游戏。随着“游戏精神”的深入人心,教师们变得会玩游戏、会观察游戏、会指导游戏,并且每一次园本培训都以“当一回孩子玩游戏”为基本方式,力图让自己能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儿童的游戏。
“不说‘我不行’,请说‘我试试’;不说‘你不行’,请说‘再试试’。”金丽萍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把这种研究精神付诸行动,带头写游戏故事。“每个月底,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游戏故事。”她欣慰地说,一个爱孩子、爱研究、爱游戏的团队就这样渐渐地形成了。
除了贯彻“游戏精神”,金丽萍还把自己过去耗费多年实践与研究的“幼儿美工制作坊”带到了运河二幼。她介绍说,这是一种倡导“以玩的方式感悟美”为操作形式,进而引发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探索的美工制作平台。石玩、纸塑、绳结、扎染、陶艺、版画……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探索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美术技能进行创造,逐步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
在金丽萍看来,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课程里,教师最要紧的是培育孩子适应环境、独立生活、保护自己、关心别人、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因此,在运河二幼,小班注重的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中班注重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大班则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要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学习特点分阶段进行,从而让孩子受益一生。”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