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29日 星期

除了爱国主义,《最后一课》还能教什么


□杭州市公益中学 戴勤立

因为够经典,《最后一课》在初中课本中的地位始终“屹立不倒”。这篇经典课文在过去的教材体系中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庞大而严肃的主题很难用简单的语言给学生讲清讲细,小说题材反映的丰富的社会现实要在课堂中完美展现也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地域文化和历史认识的差异,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大致留下的印象可能只剩下“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的母语”。课文中喷涌而出的激情与力量和缓缓流淌的理性与深思,如何实现?如今,利用人教版新课本的平台,这篇“教读课文”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通过“教读”又能学到什么呢?

一、情节线索——学生阅读小说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小弗朗士的视角中出现了哪些人、事、物并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在进行排列的过程中让学生同步思考人物情感的变化,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弗朗士情感的变化是有其深层原因的——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构成了推动文章情节变化发展的力量。这一操作完成后教师便可以就这一问题进行知识点的补充,也就是贯穿叙事性文学作品、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

当我们为学生点明线索对文章情节的推动作用后也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文章中找线索。初读课文的这一步一旦达成,学生从教师教的抽象的线索概念到学会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情感变化中寻找线索的蛛丝马迹,学会从人物的角度思考并发现文章情节的线索,再经过日后的反复阅读训练操作,一提到小说的情节还会毫无头绪吗?

二、间接抒情——在人物形象刻画中寻找渗透的情感

在对《最后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细致的刻画,掌握间接抒情这一抒情方式。它不是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主题,反映的就是社会生活。

以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关注到一些直抒胸臆的语句,比如“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这是作者借孩子的视角直接表达对这一人物的同情。以此为出发点,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有没有其他的可以表现人物情感与心理活动的细节,引导学生从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分析其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情感。通过学习间接抒情的方式,学生们看到,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因为无力回天而感到绝望,也会因为对国家的爱而付出自己的全部。其次,也让学生体味间接抒情的独特韵味,在反复的品味与思考中发现更多的人物情感,改变一提到抒情就想到洋洋洒洒的情感铺陈,缺乏事实的描写与叙事支撑。

三、环境要素——小说的小环境联系社会历史大环境

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要素也可以成为本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由小环境到大环境,一步一步搭好阶梯让学生感受小说“环境”这一要素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以及点明主旨的重要作用。都德在写作《最后一课》的过程中运用到了大量细致的环境描写作为连接情节的点缀,比如小弗朗士刚上学时的所见所闻、锯木厂边操练的普鲁士士兵、镇公所前围观的普通市民、课堂中沉默严肃的氛围、做练习时窗外美好的风景,既有对民族危亡关头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对具体人物命运的深思和暗示。比如文中两次提到普鲁士士兵的操练,这样一个普通平静的早晨,侵略者突然闯进自己生活的土地,宁静祥和的氛围突然被残酷无情的战火所打破,人们心中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占领者又有怎样的心理考量?这些问题都能够引出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剖析,相比于一段介绍普法战争的冰冷文字,这种创造思辨环境、引发激烈思考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将小说的小环境和历史的大环境结合到一起。

四、细节留白——作为一名爱国者的勇气与责任意识

课文的“留白”在哪里呢?前面所述的环境描写当然有一部分。但是小说毕竟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特质的文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其实存在大量的“留白”,特别是一些反常的、富有深意的细节。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这不是无心之说,而更像是遭遇国家失败后的反思。学生一定会思考,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说这段话。这段话其实正是作者借韩麦尔先生之口所表达的对战争和国家命运的反思,而也正是有这一“留白”的存在,教师补充的那些“众所周知”的写作背景才有了价值。战争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填补“留白”的一个关键。“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到这里,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爱国者”形象又深了一层——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是一个在民族危亡关头敢于负担起责任,发现社会文化中的问题,为国家指明方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真正的爱国者。

五、比较阅读——配套作业本中详细操作的精读方法

配套编写的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中有一个精读赏析题:比较胡适译《最后一课》和课文在结尾部分细节上的处理。该题目中包括三个小题:比较各自删减情节的差异;比较人物刻画差异;比较语言习惯不同的修改和作用(包括文章的题目、场景与对话)。这样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价值和意义,也可以学习赏析品味语言的一种方法——替换。这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启发——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为学生的精读训练提供帮助?

语文教学教的本意是为了“不教”,这就需要从知识体系的角度为学生构建一套“学”的基本框架。通过教和学《最后一课》,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这一情感价值,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小说的文字转换成其文本特质要求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