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9月11日 星期

“爷爷教师”张恩沛


□本报通讯员 徐玉成

但凡到了一定岁数的人大多会选择“落叶归根”,回老家含饴弄孙,享受“夕阳红”的乐趣。然而张恩沛却选择在国企内退后,离开老家天津来到浙江,走上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台,成为该校的一名“爷爷教师”。

1970年,张恩沛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毕业,来到太原钢铁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张恩沛以公费生的身份,前往德国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这次研修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德国制造的高品质与其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大家鼓励精益求精,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的某项产品,所以才能将产品做到极致。

从德国回来后,张恩沛调任至天津钢管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负责炼钢厂电气自动化工作。1998年,企业开始人事改革,年仅55岁的张恩沛选择以“提前内退”形式告别工作了27年的岗位。张恩沛说:“在德国研修期间,我就有一个理想,希望能走上讲台,与年轻人分享德国先进理念,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提前内退可以帮助我圆梦。”

当时,刚刚独立办学的义乌工商职院正希望发展工科类专业,急需人才。双方一拍即合。张恩沛成为该校独立办学后的第一名机电专业类教师。来义乌的第一年,他着手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该专业于第二年开始招生;第二年,他又开始筹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当时机电类专业面临最大挑战来自硬件,连实训基地都没有。在张恩沛努力下,该校机电实验实训室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从实训室设置到实训设备选购,张恩沛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完成了16个标准化实训室的建设。

师资问题也很棘手。因为教师人手紧张,张恩沛在负责专业筹建的同时,每学期都坚持上3门课,一周平均下来20节课,这种状态持续了近10年。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他对上课却丝毫不放低要求,每晚备课都到11点以后,寒暑假都在钻研教学方法。在大家的努力下,义乌工商职院机电教学团队日益强大。目前,团队已有40人,其中有2名教授、5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及6名博士,为国家培养1500多名机电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在该校16年的执教生涯中,张恩沛与其团队构建了基于市场环境下的层次化“大课程”教学体系,让工科课程走出校园。同时,他还带领团队,积极以企业为依托,以创业为载体,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深受师生欢迎。

今年暑假,71岁的张恩沛还在忙着备课,打算在新学年开设一门职业素养技术与培养的课程,引领大学生成为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为“中国制造2025”出一份力。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