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名校?名从气来
□谢卫民
何谓名校?笔者认为名气的“气”决定了学校是否有名。这个“气”包括气概、气魄、气质、气度、气象、气场。有了这些“气”,才能成就一所名校。
作为中职名校的校长首先要有气概,这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向上向前的激情、开拓进取的勇气、放眼世界的胆识。而这种激情、勇气和胆识实际上包含了校长对职业理想的追求。
中职名校的校长要有气魄。有气魄是指校长有想法、能坚守、敢作为、敢担当,能坚持职业教育的理想,不忘初心。这就好比名人名家的气节,陶行知、蔡元培这两位教育史上的大家,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读书人的味道、教育家的味道、企业家的味道。校长有了这个气魄,就能打破围墙办教育,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接轨。
名校的管理团队要有气度。人要有两面镜子,一面看自己的缺点,一面看别人的优点。中职名校的管理团队尤其需要这两面镜子。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学会包容,能够容忍学生、教师犯错。没有情感的制度会失去活力和弹性,而没有制度规约的情感会失去定力和理性,情理交融是学校专业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名校的教师和学生要有气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技在手行天下。学问多了,专业技能强了,你的精神、气质、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升。名校培养的学生要有气质,这个气质包括远大的职业理想、扎实的专业技能、一定的职业道德、公民的基本素养。名校要让学生感觉到,我来到名校就读,气质就不一样了,而这个气质正是在名校习得的知识、技能带给他的。
名校的毕业生要有气象。笔者认为,中职名校的毕业生一定是气象万千的。这里的气象万千不是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本科、硕士、博士,有多少学生后来评上了学者、教授。而是学子中有各种出类拔萃的能人,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他们或自主创业,或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人物,或专注于某门手艺,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人。
名校必定要有气场。这个气场是指学校的影响力。经常听一些中职学校校长说自己学校的专业教师、学生如何优秀。笔者通常会问一句:别人知道吗?如果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人知道,那这就是一所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校。名校之“名”,是口碑,是声望,更是荣誉。在这些光鲜背后要有沉甸甸的成果作为支撑。因此名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梳理、研究和提炼,并进行适当的宣传和推广,坐实名校之“名”。
(本文作者系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