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2月21日 星期

“九点熔断”贵在传递教育共识


●拿“九点熔断”做减作业“补丁”,其实也是在提醒教师在精讲精练、提升作业布置水平和丰富性上下功夫。

□程振伟

根据《现代快报》报道,新学期开始,江苏常州一小学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顾名思义,超过晚上9点,学生可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此举一出,引发各界关注。

对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进行系统治理,是“双减”的重要内容。像之前浙江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段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布置,都有细致规定,其中强调教师“凡布置必批改”。作业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教师。常州市博爱小学规定作业“九点熔断”,同时也是在传递“作业布置还需更加考虑小学生实际情况”“睡眠、健康并非要为作业成绩让路”等信号。

事出必有因。据媒体报道,像阜阳市清河小学、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都有过类似的作业“九点熔断机制”。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九点熔断”并非是否认“双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所谓的“因材施教”,是能考虑到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习习惯一时不够好、学科知识掌握尚需时间以致影响睡眠的学生,偶尔实施“熔断”,是保护之策,也体现了义务教育更加追求全面发展、不唯成绩。“九点熔断”更多是一个越来越被接受的理念共识,但如何科学实施才能既不损害学生自尊心,又能让他们跟得上学习进度,还需多加考量。

关于作业“九点熔断”,不能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学生特别是屡屡申请“熔断”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不能被贴标签,也不能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差异,要允许有人偶尔完不成作业。义务教育“双减”,减校内作业量是共识。申请“熔断”的未必都是学困生。重复、机械性的作业无谓耗费学生的时间,让一些学生内心抵触。拿“九点熔断”做减作业“补丁”,其实也是在提醒教师在精讲精练、提升作业布置水平和丰富性上下功夫。

家长不能因为所谓“焦虑”,成为学生负担减不下来的“帮凶”。“熔断”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熔断”家长认为多学、多做作业就能领跑一步的执念。教育是有规律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再次表明“简单的识记实在太容易,会思考能创新、有大情感大情怀,才是教育培育的方向”。

教育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应该把义务教育段的“九点熔断”,视作对少数学生的“例外保护”。想一想背后的“校内作业布置如何更加科学”“如何让教师摆脱上越多时间学生成绩越好的传统观念”“作业布置应该有更多的实践创新因素”,如此更多学生的兴趣、天赋、健康体质或许更能被兼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素质教育占领高地,教育评价考核升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不再让学生“困在简单机械重复性的作业系统”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