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展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

何慧玲:看见不一样的儿童


□吕 娟

20载潜心研究语文小班化教学和实践的结晶——《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一书即将迎来首发,专著作者是何慧玲,现任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长期担任一线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谈及这本书,她说这是对自己从教20余年的一次梳理和回顾。

“因为坚持开展小班化教学,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儿童,这一生,我要用我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帮助每一位孩子书写‘大写的我’。”何慧玲说,这是她从教伊始立下的教育誓言。伴随着这样的誓言,何慧玲走过了自己“与小班化教育共成长”的20年。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1998年,何慧玲在杭州市胜利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因为拆迁,搬到了拥挤老旧的上城区斗富二桥过渡。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胜利小学仍然首开先河,开设出两个杭州市首届小班实验班。当时,只有6年教龄的何慧玲成了学校首届小班实验教师。

小班怎么教?何慧玲首先从教室环境入手,她用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家教室”。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张扬个性,是何慧玲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追求的方向。她开始积极尝试传统大班不常见的小组合作和讨论形式,学生的课桌椅也从“秧田式”摆成了马蹄形、围坐式,分层作业也在两个实验班轰轰烈烈地推行,孩子们在达成基础星级之后,可以自主选择完成挑战级、冲刺级作业。每周四下午,何慧玲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四季,观察植物;走进博物馆,发现小社会。

为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变化,鼓励并支持他们的成长,何慧玲为每个孩子度身定制了“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翻开其1999年的一份计划表,上面清晰记录着这样一个案例:二(2)班有个孩子,幼年寄宿在别人家里,与一个聋哑孩子生活过一段时间。孩子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表达上有障碍,身体素质也差,经常生病。何慧玲为他制定的个别化教育措施是:课堂上多给他发言机会,多表扬,多鼓励,逐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经常请他帮忙,如去叫一位同学、传达一个通知等,逐渐提高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每天布置少量的体育作业……一年多后,这个孩子逐渐地乐观、开朗、自信起来,身体也好多了。

在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最初6年里,何慧玲收获了很多,她本人被评为“杭州市首届‘轻负担高质量’十佳教师”,在杭州市小班化观摩会、长三角小班化研讨会上多次执教示范课。

2002年,胜利小学创办国有民办制实验学校——崇文实验学校,何慧玲作为业务骨干进入这所全新的学校,带领更多教师坚定地行进在小班化教育的征程上。

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特的

2009年5月,何慧玲的又一个课题研究成果《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风格观察的教学策略选择》获得杭州市第六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作为一线教师,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何慧玲多年来的研究心血。

2009年,当小班化教育已经在省内铺开的时候,在实践小班化个性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何慧玲进一步深入到小班化教育的又一个层次,她开始关注儿童的学习风格研究。根据学习风格描述、家教育环境、教育教学策略,她构建起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三维模型,为一位学生生成学生风格信息登记表,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何慧玲说,因为这一载体,她可以更多、更全面地去研究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亮点,为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助力。

比如,学生小王,何慧玲为他建立的风格模型是:喜欢做一名听众,发表意见少,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独立思考,对于直观感性的事物容易接受,情感依存性强,属于被动学习型学生。在他的座位安排、课上辅导、作业要求、评价机制等方面,何慧玲都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策,甚至在家校沟通方式上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创设零距离交流环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得到成长,这是我追求的智慧课堂。”何慧玲说。她的师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曾评价说,何慧玲不会把课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她的课堂里,听不到教师慷慨激昂的大段陈述,也看不到林林总总的精彩表演,但学习的本质就在安安静静的自学,平平常常的交流中得到体现。

何慧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孙晓燕、费春梅说,师父20多年对小班化的坚守,都化作了对学生点点滴滴的爱。走进师父的课堂,总能看见她俯下身来摸摸学生的小脑瓜,来个点赞手势,甜甜的;看到师父的作业批改,总能想到她的那句“用心批阅,用爱浇灌”,暖暖的;走过师父的教室,总能看到课后她和学生笑成一片,乐乐的……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是孩子们学习成长之路上的伙伴,班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大何老师”。

她们还说:“每当我们提出自己教学中的疑问时,师父总会毫无保留地为我解惑,并以微笑鼓励我,坚持思考;每当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不足时,师父总会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督促我们改进。去年9月,师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她根据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培养计划。无论多忙,她都会用心关注每一个徒弟的成长。她是严师,但是这严厉中是满满的关爱和厚厚的情谊。”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